研究現狀
1)國內外發展及療效
早自上世紀80年代起由美國開始實行以治療病態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的胃轉流手術並意外發現術後患者可以得到完全的糖尿病緩解。經國內外專家幾十年臨床研究證實,外科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顯著,手術有效率達95%,完全緩解率達83%以上。2009年,世界糖尿病治療的權威機構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將胃繞道手術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將其確定為糖尿病的常規療法。同年9月,歐洲糖尿病學會確認糖尿病成為可以治愈的胃腸道疾病。國外研究回顧了1990-2002年間22094例接受胃繞道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提示體重減輕比率61.6%,糖尿病完全緩解率83.6%,同時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暫停等均顯著改善。到現在,歐美超過100萬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術而受益。我國台灣地區也已成功完成手術4000余例,術後效果穩定可望長期保持。2012年新英格蘭雜志連續多篇論文肯定了手術對糖尿病治療的確切效果。最近一項大規模的綜合分析報告了135,246例接受減重手術的病人,其中4,070例糖尿病病人且有完整的後續追蹤,86.6%的病人糖尿病病情有改善,而78.1%的病人可達到糖尿病病情完全緩解。糖尿病病情緩解與體重減輕幅度呈正比。
術後病人的血清胰島素、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血糖皆下降。瑞典一項長達10年的追蹤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手術緩解率在外科手術組為72%(2年)及37%(10年),在內科治療組則為21%(2年)及13%(10年)。
在外科手術達到糖尿病緩解以後的好處也是相當顯著,Adams等報告胃繞道手術治療7年後,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病死率(92%)。Perry等針對23,803例病態性肥胖病人,其中5,347例為糖尿病病人,外科手術後大幅降低糖尿病合並症引起的病死率,其中<656="">65歲的病人則在11個月以後顯示療效。
2)手術治療機制
胃腸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機理可能為:
(1)減少了食物的攝入與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
熱量攝取降低及體重下降所有減重手術後病人在短期內皆會有極低的熱量攝取,以往研究顯示1周的極低熱量攝取及可達到降低胰島素抵抗的效果,接下去病人體重的下降,對減少腹內脂肪、降低胰島素阻抗也有長期效果。
(2)Ghrelin的效果。
Ghrelin類生長激素主要是由胃底部所分泌,掌管食欲控制的胃腸道激素,轉流手術可導致Ghrelin下降,而達到長久降低食欲的效果。
(3)十二指腸隔離的效果。
十二指腸是身體對口服醣類代謝的主要控制處,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糖尿病的產生與十二指腸調控血糖的機制出了問題有關。大部分病人有升糖激素(glucagon)與VIP不正常升高的現象,而手術後隔離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可以降低不正常的腸激素反應,從而改善糖尿病的病情。
(4)遠程腸道刺激減重手術可以使得食物快速進入遠程腸道,造成許多腸荷爾蒙,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酪酪肽(PYY)快速增加,是治療糖尿病新的藥物轉機。
手術介紹
1)手術適應症
目前國內手術適應症包括:
(1)病人年齡≤65歲;
(2)病人T2DM的病程≤15年;
(3)病人胰島儲備功能在正常下限1/2以上,C肽≥正常低限值的1/2。
(4)病人T2DM2型糖尿病伴高度肥胖,BMI?35kg/m2,首選手術治療;BMI?28kg/m2,藥物治療不滿意可選擇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不應作為糖尿病患者最後的治療選擇,應該在肥胖糖尿病治療的較早階段作為治療的選擇之一予以考慮。
(5)病人的腰圍糖尿病的產生與胰島素抗性有很密切的關系。而胰島素抵抗性與腹內脂肪囤積更是密不可分,因此病人腰圍在男性>90cm,女性>80cm也是手術治療的選項之一。
(6)有無合並症糖尿病容易造成大血管及小血管病變。因此手術前須謹慎評估有無合並症,以避免手術風險。須特別注意病人的視力變化,心髒功能及腎髒功能,如有血管病變的征象,則需安排進一步檢查。如果病人已有失明、明顯的腎髒受損或是曾有心肌梗死、中風病史則不建議行任何手術治療。
(7)同時,病人無嚴重的精神障礙、智力障礙;病人充分了解治療糖尿病的手術方式,理解及願意承擔手術的潛在並發症風險,理解術後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的重要性並願意承受;病人能積極配合術後隨訪等方面也是手術選擇的考慮因素。
雖然對於低BMI糖尿病患者,有研究報道術後病人在月隨訪中糖尿病也能得到較好的完全緩解率,但目前學術主流研究不推薦手術治療低BMI糖尿病患者,僅限於小范圍探索研究。
一、減肥手術的有效性:證據充分
美國公布的一項至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糖尿病外科治療荟萃研究對16944名患者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77%的患者在經過胃腸手術後,糖尿病得到完全或部分緩解,即在無藥物治療或藥量減少的情況下,血糖各指標維持在正常范圍內。此外,手術治療T2DM還能帶來改善血壓、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等益處,並能夠在收益和費用之間達到較好的平衡,為肥胖T2DM患者和社會減輕經濟負擔。目前,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減重手術,積累了超過20萬例的臨床經驗。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2篇研究論文,有強化藥物治療組、袖狀胃切除組和胃旁路術組前瞻性對照研究,均為1-2年以上的隨訪數據,發現:手術治療組可以使85%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提供的證據非常明確。
國際糖尿病聯盟已正式發表聲明,承認代謝手術可作為治療T2DM的方法。與傳統治療方式相比,減重手術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糖尿病,還能減輕體重,從而改善肥胖帶來的種種不良後果。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亦已發表專家共識,進一步明確了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地位。臨床資料顯示手術治療肥胖T2DM的療效會隨著病程延長而減弱,因而提倡手術治療較早地用於適合患者,以獲得最佳手術效果和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
二、減肥手術的安全性:令人擔憂
但手術治療T2DM並非適合所有患者,同時還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和術後並發症。但是需要重視的是,雖然減重手術死亡風險較一般手術風險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病死率,術後還有發生腸梗阻、吻合口漏、深靜脈血栓等近期並發症,以及發生膽石症、胃輕癱、營養不良等遠期並發症的可能。來自美國代謝和減肥外科手術協會認證的272個減肥手術治療中心的數據顯示,GBP後30d和90d死亡率分別為0.29%和0.35%。這與來自Buchwald's荟萃分析的30d死亡率接近:LAGB為0.1%而GBP為0.5%,與其它一些手術相比,這類手術的死亡率更低。
手術的早期並發症:LAGB的發生率17%,其表現有:外科損傷、胃腸瘘、早期梗阻、深靜脈血栓、惡心、嘔吐和術區感染。GBP的發生率20%,其表現有小腸瘘、敗血症、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胃腸道出血、嘔吐、早期梗阻、切口感染和橫紋肌溶解。
手術的遠期並發症:LAGB的發生率44%,其表現有:導管斷裂、束帶移位或滑脫、胃壁糜爛、食道擴張和連接口感染等。GBP的發生率14%,其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痛、吻合口潰瘍、切口疝、內疝、膽石症和營養缺乏等。手術的營養及代謝相關並發症:嚴重的營養不良、脂肪吸收障礙、維生素B12缺乏、鐵缺乏、葉酸缺乏、硫胺素缺乏、脂溶性維生素缺乏、鈣缺乏、代謝性骨病、膽石症[10]。雖然胃腸減重手術總死亡率低,但是仍具有一定風險、術後存在近期及遠期並發症,所以手術適應症的選擇仍需慎重。
三、減肥手術的適應症:慎之又慎
適合2型糖尿病手術的患者,第一要年輕,年齡最好小於60歲;第二病程最好較短,不要超過10年;第三必須是非常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32);第四經過充分的內科降糖治療後仍效果不佳,A1c>7%。因此,采用手術治療T2DM必須嚴格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今後仍需要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來對各種內外科療法進行評估和對照,得到更多循證醫學的證據,使外科治療能更好地協同於2型糖尿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