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血液流變學的迅速發展,研究重點已逐漸從宏觀角度,對血液粘度及影響因素,發展到從微觀人手,對紅細胞、白細胞的流變特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研究發現,血液流變性的異常將會引起機體功能性或器質性障礙。臨床上,研究對象主要是與血液流變性有關的病因學、症狀、診斷方法、預防與治療手段等。
正常靜脈血栓治療肢體阻斷靜脈回流後小腿體積可增加2%~3%,如有急性靜脈血栓形成,則增加不到2%,其原因是由於部分靜脈已被血栓占據,另外由於靜脈近端被血栓阻塞後,遠端壓力增高已使靜脈擴張,因而再進一步擴張則受到限制。因為小腿VC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故單獨使用VC作為診斷標准往往是不可靠的。VO直接與小腿靜脈和下腔靜脈的壓差成正比,而與靜脈本身的阻力成反比。因為小腿的靜脈壓為充氣袖帶阻斷靜脈6.7kPa(50mmHg)的壓力,而近端壓力又低,所以靜脈回流率在有深靜脈血栓形成時可以減低,如回流率以20ml/(100ml.min)為正常與異常的分界線,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敏感率為9196,如以2s的回流率計算膝以上血栓形成的敏感率為90%,膝以下敏感率為60%。
目前,國內對周圍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廣泛開展,認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深部靜脈血栓形成、多發性大動脈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症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就是血液粘滯性異常。雖然它們各自的病因不同,但其共同的病理變化都有血管阻塞、血流紊亂及血栓形成。在這些情況下,血液的流變性發生變化,導致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和微循環障礙,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深入研究血液流變性和血細胞流變性在周圍血管疾病,尤其是在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變化規律,對於闡明其病因病理,以及對疾病的分型和有針對性囹用藥治療,預防和預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