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可以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溢血等多種心腦疾患,因此高血壓患者必須堅持服用降壓藥物。
最新研究顯示,部分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復方降壓片等在降低血壓的同時,會使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濃度顯著上升,而使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這可能反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壞”膽固醇——心血管病的“元凶”
血脂主要包含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兩種成分,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吃進的食物以及人體內的合成。膽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兩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好”膽固醇。
高血脂最重要的是膽固醇高,尤其是“壞”膽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腦血栓的“元凶”。研究發現,高血脂可損害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尤其“壞”膽固醇是導致內皮功能損傷和缺陷的最直接相關的脂質異常。
“壞”膽固醇被氧化後可以誘導血管內皮的損傷,使內皮細胞變性、壞死和脫落,從而影響血管內皮的功能。血管內皮損傷後,內皮下層組織暴露,血液中增高的“壞”膽固醇等脂質就會通過損傷的內皮進入到血管壁,沉積於血管內皮下,使血管內皮增厚,同時,血小板又可迅速黏附、聚集於受損處,逐漸形成粥樣硬化班塊。
粥樣斑塊又可分為穩定斑塊和不穩定斑塊,穩定斑塊不易破裂,但會逐漸變大,使血管腔變窄,造成心髒、大腦的血液供應減少,從而引起心絞痛、腦供血不足;不穩定斑塊容易沒有先兆地破裂,斑塊內湧出的物質形成血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猝死等。
飲食、運動、藥物——調脂三大法寶
血壓過高必須服用降壓藥,而有些降壓藥又會導致血脂異常,升高發病風險,那高血壓患者應該怎麼辦呢?專家對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加強對自己血脂的日常監測,並從合理飲食、規律運動、降脂藥物三個方面入手,把血脂調節到健康的水平。
合理飲食是指飲食上要注意低脂,不吃肥肉和豬油,少用黃油,飲用低脂奶,用不飽和油代替飽和油烹饪,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少吃動物肝髒,限制肉類,蛋黃每周不超過2個,控制總熱量,多吃蔬菜、水果等。
研究發現大蒜、茄子、香菇、木耳、洋蔥、海帶、芹菜、黃瓜、菠菜、胡蘿卜、冬瓜、粗燕麥、茶葉、山楂、蘋果、葡萄、大豆、魚類等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脂作用,平時可以適當多吃。另有研究顯示,素食可降低“壞”膽固醇10%左右。
注意飲食的同時還要注意鍛煉,運動對機體的脂質代謝確實具有積極的影響,它能使脂質代謝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發展。
有研究表明,運動能夠促進機體的代謝,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質的運轉、分解和排洩,比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極拳、扭秧歌、跳健身舞、爬山、騎自行車等運動,只要患者能持之以恆,保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量,一定能夠達到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降低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目的。
當飲食調控和適當運動解決不了問題時,應服用降膽固醇藥物,防治心腦血管病。
如他汀類藥物可有效降低膽固醇;貝特類藥物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中成藥如通心絡膠囊,它不僅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而且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使“壞”膽固醇不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值得注意的是在服藥的同時,仍應堅持調控飲食和適量運動,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心絞痛的食療偏方是需要大家准確認識的,專家指出心絞痛在治療過程中可采用內、外兼治的方法,只有選擇心絞痛的食療偏方,才能夠
這個研究成果,是基於對過去19年中20項已發表的果蔬與中風風險研究的綜合分析,這些研究分別在美國、中國、日本和歐洲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