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衰治療指南中,有明確的用藥推薦:患者有心衰症狀或水腫,要用地高辛、利尿劑等藥物,同時要注意補鉀,地高辛和利尿劑是解決心衰症狀的常用藥物。
慢性穩定期的患者要長期堅持使用,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受體抑制劑(ACEI),研究表明,該藥物能夠逆轉心髒重構,降低心衰再住院率達27%;之後研究更提示,進一步加用:β受體抑制劑、螺內酯劑這類藥物可進一步降低總死亡率,降低因心髒病猝死率,大大改善了心衰的療效和患者的預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雖然有些宣傳提到了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心衰,但通常,心衰的標准治療中不采用糖皮質激素,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應用。而且,如果需要應用也應該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之下合理的使用,切不可盲目用藥。
91%的患者在出現心衰前已患有高血壓,因此,早期控制血壓、干預危險因素是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衰的關鍵。但目前我國約有2億高血壓患者,血壓整體控制不佳,難治性高血壓呈增加趨勢。
2011年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對高血壓的診斷治療原則有比較明確的說明。選擇降壓藥物的基本原則有:小劑量開始,多數終身治療,避免頻繁換藥,合理聯合,兼顧合並症,24小時平穩降壓,盡量用長效藥,個體化治療。
常用降壓藥的種類有: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等。
近年來,國外多個臨床研究都證實,經導管腎髒去交感神經消融能有效治療難治性高血壓,能明顯降低血壓及明顯改善代謝指標,並改善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經導管腎髒去交感神經消融在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上有一定前景。
心衰藥物治療主要是用好、用活改善或緩解病程進展、逆轉心室重構的三大類藥物,即β-受體阻滯劑、ACE抑制劑(或AR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等。
β-受體阻滯劑、ACE抑制劑(或ARB)都需要階梯式逐步上調藥物劑量,最終達到大型臨床試驗中指示的目標劑量,即“靶劑量”。即使不能達到大型臨床試驗中指示的靶劑量,也可達到最大耐受劑量。理由在於: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對於大多數心衰患者,只有緩解病程進展、逆轉心室重構的藥物達到一定劑量時才能最大獲益。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夫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
(1)體質性低血壓。可以沒有感覺或僅有輕微頭暈、無力等,有的人與遺傳體質有關。 這種類型低血壓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