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控制熱量,保持理想體重。
②控制脂肪攝人的質與量。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水平,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水平,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③控制食糖攝人。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在我國人民膳食結構中就是主食量過多),可造成熱量超標,在體內同樣可轉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並使血脂升高。研究證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於蔗糖,蔗糖高於澱粉。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們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熱能的15%—20%,其冠心病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人總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攝入量,一般以不超過總熱量的10%為宜。
④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並能促進膽酸從糞便中排出,減少膽固醇的體內生成,故能降低血膽固醇。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⑤控制鈉鹽的攝人。鈉鹽在某些內分泌作用下,能增加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鈉鹽還有吸附水分的作用(為了保持一定的滲透壓)。根據實驗,每1克鹽在體內攜帶水分200毫升左右。如果體內鈉鹽攝入過多,水分就要按比例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增多,直接增加心髒負擔,往往會誘發心絞痛或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飲食中必須限制鹽的攝入,采用低鈉飲食,一般每日不超過5克(正常人每日需要鹽10—12克)。如患者出現全身水腫、肝腫大、尿量減少、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說明已發生了心力衰竭,此時應給患者無鹽飲食,同時嚴格控制飲水量,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和飲水量
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從而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還能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管壁。尼克酸也叫煙酸,是B族維生素之一,它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還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並改善心肌低氧,預防血栓形成。’發心髒雜音、胸痛、胸腔積液、呼吸困難及全身各髒器的栓塞,其中以心肺栓塞和腦栓塞最多見。當腫瘤影響心輸出量時,則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如氣短、胸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典型的表現為進行性的不能解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心包積液、暈厥、心律失常、腔靜脈阻塞症和猝死等,常伴有心包積液和胸腔積液。由於發生於右心房橫紋肌肉瘤較多見,其症狀和體征易與右房黏液瘤混淆。主要臨床衷現為右心衰竭,系外周血回流受阻所導致的腔靜脈受壓、阻塞,可出現上、下肢水腫及肝脾腫大。肉瘤生長迅速並向心肌浸潤,阻塞心髒血流或遠處轉移而引起
⑦保證必需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供給。碘能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著,故能減緩或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常食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可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膳食中鈣、鎂、鉀、鈉、銅、鉻等也同冠心病發病率有關。
⑧少食多餐。冠心病患者宜采用定時、定量和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日最好吃四五餐,八分飽。如果每餐都吃得過飽,使胃腔過大,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就會影響膈肌活動。所以,冠心病患者切忌暴飲暴食。
⑨適量飲酒。酒內含有酒精,而酒精可興奮大腦,有促進血液循環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如果血壓不高、無肝病和潰瘍病,每日早晚可少量飲些酒(1~2杯),這對冠心病的恢復是有一定好處的。
⑩禁止吸煙。香煙含有的尼古丁會引起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心跳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降低心髒功能,從而加重心髒的負擔,這也是誘發心絞痛的常見因素之一,所以冠心病患者要嚴禁吸煙。
概 述 心動過速是指心跳大於100次/分,激動、劇烈運動等情況下都會發生,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心絞痛
概 述 想要治療心絞痛可供選擇的藥物還是較多的,比如能用亞硝酸異戊酯來治療心絞痛,這是一種容易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