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物會致心律失常
以下藥物都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存在器質性心髒病、電解質紊亂和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更應多加小心,最好避免服用上述藥物,必須服用時應盡量糾正存在的高危因素,如將血鉀、血鎂調整至正常高限,提高心率等。服用過程中應進行心電圖監測,若出現頭暈、心悸等症狀,應及時停藥並進行心電監護,准備好急救藥品。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克拉霉素和螺旋霉素,可誘發室性心動過速。用於治療真菌感染的伊曲康唑和酮康唑,也有致心律失常的報道。
抗組織胺藥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均在肝髒代謝,當其與抑制肝酶的藥物如酮康唑、紅霉素聯合使用時,可明顯增高心律失常發生率。
許多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奮乃靜、硫利哒嗪、三氟拉嗪等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其中以硫利哒嗪最為嚴重。
三環類抗抑郁藥,致心律失常的主要有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丙米嗪、地昔帕明。
在胃腸道促動力藥方面,全球已有數百例因服用西沙必利引發心律失常致死的報道,在美國及英國該藥已停止使用。
心血管藥物特別是抗心律失常藥物,可能會加重或誘發新的心律失常,這已是臨床熟知的事實,但非心血管藥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年來發現,一些非心血管藥物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胃腸道促動力藥在某些高危患者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雖然這些非心血管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發生率甚低,但因其應用廣泛,導致心律失常甚至致死者不在少數。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症狀為少數病人在出生後1周內即可呈現呼吸困難、紫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多數病人是在進入童年期後才逐漸出現
病變後期:心肌損傷多由心肌抗原變態反應所誘發的體液及細胞免疫所致,心肌缺血症狀免疫功能紊亂導致心肌長期炎性損傷,心肌間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