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 >> 心力衰竭疾病20年發生顯著變化

心力衰竭疾病20年發生顯著變化

  一項對20年來上海12家市級醫院的2400名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大型調查顯示:1980年、1990年和2000年三個年份的心力衰竭病人的發病原因、年齡、死亡率發生了顯著變化。

  調查顯示,心力衰竭的發病原因在1980年主要是心髒瓣膜病變,以風濕性心髒病為例,1980年它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占47%,到1990年和2000年分別只占24.3%和8.9%。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則呈現出上升趨勢,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心力衰竭的發病年齡也隨著治療手段和疾病譜的改變而日益增高,1980年平均發病年齡為51.5歲,1990年是58.9歲,2000年平均年齡則到了68.8歲。20年來,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死亡率明顯下降,80年代死亡率為13.8%,90年代為11.5%,世紀末僅為6%。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是心力衰竭發病年齡增高、死亡率下降的關鍵。近10年來,國內醫學界在以往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等治療手段的基礎上,采用調節神經、體液因子的方法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熱門文章
動脈粥樣硬化症治療方法

動脈粥樣硬化症(心血管內科),動脈硬化是動脈壁增厚、變硬而失去彈性,可累及大、中、小三類動脈。常見的動脈硬化有:動脈粥樣

引發腦出血的因素

急性期病死率約為30%-40%,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高的。在腦出血中,大腦半球出血約占80%,腦干和小腦出血約占20%。腦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