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動脈硬化 >> 腸道菌群與動脈硬化的親密關系,你知道嗎?

腸道菌群與動脈硬化的親密關系,你知道嗎?

  腸道菌群與動脈硬化的親密關系,你知道嗎?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這是一種傳統說法,而目前更多的研究認為,動脈硬化是一種炎症反應,或者說炎症反應參與了其發生發展過程。從另外角度來說,動脈硬化是人體自然老化的一個過程,或一個標志。對動脈硬化發病機制的研究曾有多種學說,包括脂質浸潤學說、血栓形成學說、平滑肌細胞克隆學說等,而近年多數學者支持內皮損傷反應學說,認為本病各種主要危險因素最終都損傷動脈內膜,而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是動脈對內膜損傷作出的炎症反應結果。

 腸道菌群與動脈硬化的親密關系,你知道嗎?

  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男性較女性多,最終可發展為腦血管病、心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引起中風和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進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病理生理過程。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當前中國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病從口入”,這句話你相信嗎?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是中國人很早就形成的一個認識,以至人們都知道“病從口入”這種告誡,但其實並不十分理解病從口入是怎麼一回事,或者病從口入的真正內涵是什麼並不清楚。

  “病從口入”,人們的第一認識是,認為病從口入就是應該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腐爛或過期的食品,這種回答說對了一小部分,其大部分的病從口入內涵還沒有真正的說出來。其實我們日常的飲食結構才是病從口入的關鍵,尤其是吃新鮮食品(魚肉蛋禽及山珍海味)或是極具保養作用的食品和那“洋”食品時、產生“病從口入”的問題越大,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生活提高以後,當我們的飲食有了更高的追求時,病從口入的問題隨之就越加突出了。這時,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合理飲食結構。只有飲食結構合理了,一些現代病才會遠離我們,否則我們就擺脫不了現代疾病的困擾。

  “腸肥腦滿”,這句話很形象,其實大有深意。其本意就是說不經選擇地吃或不加節制地吃,會吃出大肚子來,甚至吃出肥頭大耳來;腸肥了,腦滿了,腦子不靈活了,不健康了。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是指,腸與腦是密切相關的,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營養代謝,二者有神經遞質、激素分泌、炎性介質等信息傳送,而現代醫學發現二者通過腸道菌群來進行信息傳遞,並提出腸腦軸學說、菌心說等。

  不受人待見的腸道菌群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細菌,而細菌是致病的,比如傷口感染會化膿,呼吸道細菌傳播會導致肺部感染,細菌是不利於人體的,我們對它的態度是:殺、殺、殺。其實不一定,在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就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一旦機體內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腸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而乘機繁殖,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其正常生理組合被破壞,而產生病理性組合、引起臨床症狀就稱為腸道菌群失調症。腸道微生物更多的被認為是和消化、營養作用聯系在一起的。隨著人類對腸道菌群的研究深入,更多的謎團正在被揭開,人們逐漸發現腸道菌群不只在消化過程發揮作用,它和人體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腸道菌群與現代慢性病相關,甚至包括腫瘤。比如:腸道菌群與肥胖、腸道菌群與糖尿病、腸道菌群與心律失常、腸道菌群與免疫、腸道菌群與過敏、腸道菌群與風濕、腸道菌群與自閉症、腸道菌群與ALS、腸道菌群與腫瘤的關系,成為當代醫學的熱點,近幾年是腸道菌群研究的春天......

  腸道菌群,其實是你所不知的那部分“自己”!

  在微生物學誕生後不久,人們就發現,在動物的消化道中存在有不少微生物。例如在牛、羊、兔等食草動物的胃或盲腸中,就存在大量以細菌為主的微生物群體。由於食草動物攝入的植食性飼料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等多糖難以依靠動物體自身分泌的酶液消化,而微生物群體中包含的纖維素消化菌、半纖維素消化菌等可以較好的將多糖轉化為低聚糖和寡糖,從而促進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也注意到,在人類的腸道,尤其是結腸(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大腸)中,也存在著大量微生物。這些以細菌為主的微生物種類極多,數量極大。據推測,一個正常成人體內,腸道內的細菌總重量可達1-1.5千克,包含的細菌數量則可以達到10……14個。而一個成年人自身的細胞數量為10……13個,也就是說,居住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其背後的細菌宏基因是人體基因的100倍。我們每天排出的糞便中,干重量的50%以上是由這些細菌及其“屍體”構成的。因此有人風趣的說,從數量上來看,我們人類並不應該被稱為人類,而應被稱作細菌。如此龐大的細菌群體駐扎在腸道內,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集體。這個集體,就被稱作腸道菌群。腸道雖小,作用卻大!

  腸道菌群並非是生來就有的,它們實際上是“外來戶”。在母體子宮內,胎兒所處的是一個幾乎無菌的環境,因此胎兒腸道內也是無菌的。當胎兒出生之後的幾天內,細菌通過分娩時陰道物質攝入、哺乳時的口腔攝入以及空氣吸入等途徑進入新生兒體內,並在腸道內定植,形成新生兒最初的腸道菌群。隨著嬰兒的成長,腸道菌群的種類結構逐漸趨於穩定,最終形成成熟的腸道菌群。這些微小的生物的群體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定居到人體之內,悄無聲息的與主人相隨一生。

  腸道菌群---人類的另一個器官。腸道菌群的存在能通過自身屏蔽和影響機體免疫系統,阻止病原菌入侵人體,起到屏障礙作用,後期就直接全面參與到人體免疫中來,而腸道菌群的失調就可產生自體免疫疾病。而作為食物也可間接地影響腸道菌群中條件致病菌比例,進而影響代謝,造成肥胖和糖尿病。

  腸道菌群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密切關系

  1、目前,細菌已被認為是該病的一種致病因素。已有研究發現,在有症狀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腸道中,存在一些菌屬的變化,如柯林斯菌屬增多,而在健康對照者中羅氏菌屬和優桿菌屬增多。

  2、大腸桿菌的含量與對尿酸的分解活性呈正相關,而血尿酸增高可誘導氧化應激。

  3、合成類胡蘿卜素基因的細菌減少後,血類胡蘿卜素水平降低,產生的抗氧化作用減弱,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展。

  4、氧化三甲胺(TMAO)是動脈粥樣硬化一個直接危險因素,而食物中膽鹼的代謝產物氧化三甲胺含量取決於腸道微生物的代謝。

  5、“節儉基因”學說,是從人類進化角度來講的。腸道微生物為避免被宿主淘汰,對食物分解和代謝處在一個較高水平。因此當較高能量攝入時,腸道菌群可抑制循環脂蛋白酶抑制因子的表達,最後使體內三酰甘油蓄積,高脂血症和肥胖,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6、腸道菌群可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而它們均可導致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腸道菌群是從多個角度參與到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的,是食物選擇了腸道菌群,最後腸道菌群影響了健康狀態。腸道菌群直接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

  腸道菌群的調節

  由於腸道菌群的主體是共生菌,因此腸道菌群失衡的主要表現為共生菌比例的下降。自然而然的人們想到可以通過直接補充共生菌,或通過補充促進共生菌生長的物質,來達到調節腸道菌群的目的。目前,人們最常作為共生菌補充的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同時也有少量鏈球菌等。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名詞“益生菌”,主要指的就是這幾類細菌,可通過適當的方式適度地補充這些益生菌,可以一定程度上達到調節腸道菌群組成、進而改善健康狀況。另一個就是益生元,指能夠不被消化而完整進入腸道菌群環境、可被共生菌利用而增加共生菌數量和活力、並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抗生素的使用可對腸道菌群產生嚴重影響,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調。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需要按照醫囑使用,切勿濫用和過量使用。高脂、高糖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共生菌比例下降,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總之,均衡的飲食,低糖、低脂、高纖維素飲食有助於維持有益健康的腸道菌群,必要時進行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補充也會促進腸道菌群的正性調節。

  因此為了保護我們的血管健康,減少心腦血管病患病風險,請關注我們的腸道健康,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遠離動脈粥樣硬化。

 

熱門文章
缺水也會導致血壓升高?如何預防高血壓發作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髒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

治療冠心病方法

概 述 冠心病這種疾病在國外的發病率是相對比較高的,最近幾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冠心病這種疾病在我國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