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主要指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血管壁損傷;二是血脂過高。那麼,讓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消退、變軟,辦法也有兩條:一是低脂多菜飲食;二是適度運動鍛煉。這樣,大約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會逐漸降下來,可以下降1/4,硬化的斑塊大約縮小2.6%,心絞痛的發生率可以下降90%。這種辦法要比服藥效果好得多。因為從臨床觀察效果來看,單純采用藥物降血脂治療的患者,能夠顯示病變消退的只占27%。但是,兩種辦法各有優劣。
克服飲食嗜好,切實做到盡量少吃肥厚油膩食物,平時多吃些蔬菜水果,並使飲食合理安排,讓飲食、營養、防病結合起來,使生活納入正軌,科學地制定個人的食譜,這將有助於使硬化了的動脈日趨變軟。
另外,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散步、慢跑、打拳、練操或是其他運動項目,可以按照個人興趣,選擇進行,但不宜劇烈活動,練後以不覺得累為度。還要不吸煙、少飲酒、勿縱欲、保持樂觀情緒。日久,動脈硬化自會離去。
警惕藏在血管中的"殺手"
粥樣硬化斑塊這一不借助現代醫學檢查儀器就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是隱藏在我們人體血管中的一大“殺手”。為什麼說斑塊是“殺手”呢?這是因為斑塊對人體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巨大,雖然斑塊的形成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斑塊引發的繼發病變比如心肌梗死往往是突然發生的,有時甚至能在幾分鐘之內奪去人的生命,讓人猝不及防。
斑塊形成過程緩慢
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研究認為,粥樣硬化斑塊始發於兒童時期,然後持續進展,到中年或中老年時才開始出現症狀。我們人體的血管內皮極易受到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等因素的影響而受損,導致內皮細胞變形、壞死並脫落,內皮下層組織就會暴露出來。內皮受損以後,血液中升高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血管“垃圾”就會通過受損的內皮進入血管壁,沉積於血管內皮下,使血管內皮增厚、變硬。與此同時,在人體發揮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會迅速黏附、聚集於受損處,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斑塊有易損、穩定兩種
粥樣硬化斑塊按照穩定性的不同,可以分為穩定斑塊和易損斑塊兩大類。粥樣硬化斑塊之所以被稱為隱藏在血管中的“殺手”,主要是因為穩定性較差的易損斑塊。易損斑塊,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容易受損、容易破裂的一類斑塊。這類斑塊的表面包膜很薄,內含脂質又多,就像薄皮大餡的餃子,非常容易破裂,比如在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酗酒、寒冷等情況下造成血壓升高、血流沖擊或者血管痙攣時,包膜就會破裂,斑塊內的脂質等物質湧出就形成了血栓,假如堵塞住心髒血管,則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穩定斑塊相對比較穩定,人體內的斑塊大部分屬於此類斑塊。穩定斑塊的包膜比較厚,不容易破裂,但是斑塊會逐漸變大,導致血管腔相應逐漸變窄,血流不暢,造成相應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不足。嚴重者,血管腔甚至會被斑塊完全堵塞,導致急性供血中斷,引發周圍組織器官急性缺血。我們人體的組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下,功能就會受損,引發疾病。
“殺手”威力可人為降低
通過比較,易損斑塊的危險性要高於穩定斑塊,那有沒有方法讓易損斑塊轉變為穩定斑塊呢?答案是肯定的,醫學專家指出,穩定斑塊和易損斑塊在一定因素作用下可以互相轉化。比如壓力大節奏快的工作狀態、過度吸煙飲酒、過度攝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良的作息時間、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有可能會使穩定斑塊向易損斑塊轉化。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減輕壓力,調整膳食結構達到營養均衡,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戒煙限酒,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嚴格控制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這都有利於易損斑塊向穩定斑塊的轉化。
另外,積極預防、合理用藥也是讓易損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的一大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開展了中藥穩定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結果證明,通心絡膠囊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並能抑制系統性血管炎症、增加斑塊的穩定性,防止斑塊破裂。由於他汀類藥物和通心絡都具有較強的抗炎和降脂作用,聯合用藥在穩定斑塊方面具有更大優勢。針對這一實驗研究,張運院士撰寫了論文,並且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美國生理學雜志——心髒循環生理》雜志上發表,該雜志編輯部專門為這篇論文配發了評論:“關於通心絡穩定斑塊的研究通過檢測血液和動脈壁的變化,為今後的臨床研究奠定了基礎,通心絡在此領域中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有望成為一個斑塊穩定劑。”可以說,這一研究為易損斑塊轉化為穩定斑塊提供了用藥依據,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