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預防的常見誤區
雖然腦卒中存在著“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但也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目前,國內在腦卒中的預防方面存在許多的誤區。因此,加強對腦卒中及其危險因素的認識,避免陷入腦卒中預防的誤區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在腦卒中預防方面存在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誤區1:定期輸液預防腦卒中
秋冬季節,氣溫剛剛發生變化,就有一些中老年人紛紛到各醫院和診所要求輸些疏通血管的藥物,以預防腦卒中發作。這些人多存在“輸液好,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心理,而實際上這是沒有預防腦卒中價值的。
秋冬季雖是腦卒中的高發期,但是僅靠這種輸液來預防腦卒中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目前病人預防性輸液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或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藥物,這些藥物從理論上講可能對防治腦卒中有一定作用,但是一個方案的可行性需得到循證醫學的驗證。目前“常規”輸液預防方法尚沒有得到科學、嚴謹、大規模的臨床驗證,而且輸液本身對於高齡老人來說,可能增加其心髒負擔,還可能發生輸液反應、增加感染機會和過敏幾率等,一旦發生反而得不償失。從醫學的角度來講,疾病的治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能口服治療的就不肌肉注射,能減少靜脈輸液的就盡量減少輸液。疾病的預防需要進行持久戰,是一個長期過程,絕不能靠突擊。如果大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輸液上,平時的預防可能會放松,這樣對病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誤區2:用保健品來代替正常的預防手段
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作為子女常給父母買一些保健品,用保健品來代替正規的疾病預防手段。此外,受廣告和不良宣傳影響,過分相信和依賴保健品;還有部分人甚至覺得“是藥三分毒”,想用保健品來代替正常的預防手段。實際上這樣做過分誇大了保健品的作用,危害是非常大的。保健品只是治療的輔助品、不是藥物,不應該不能作為唯一的、起主要作用的預防疾病的手段。
誤區3:僅重視藥物治療,而忽視綜合預防措施
過分強調藥物治療而忽視腦血管病的綜合處理,尤其是忽視預防,十分有害。有些病人和家屬把預防更多寄托在打針吃藥上,只一味追求特效藥,忽視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把預防當作突擊行為。每到秋冬季節就給病人定期輸液,這種做法其實並無科學依據。所以,腦血管病的預防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長期堅持,不能單純依靠藥物,也不存在“靈丹妙藥”,有時候單純行為學的改變比藥物起的作用還大。應該戒煙限酒,合理飲食並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高血脂等危險因素。
誤區4:運動過度
一些老年人對腦血管病有一種恐懼心理,因此每天活動幾個小時,進行晨間鍛煉。臨床上常見不少老年人在早晨鍛煉時突發半身不遂,實際上許多老年人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身體的耐受能力有限,而凌晨至上午正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因此,老年人運動時間不宜過早,程度不宜劇烈,應適度運動。
影響心排血量的五個決定因素為: ①心髒的前負荷,②後負荷,③心肌收縮力,④心率,⑤心肌收縮
心律失常的表現形式: 1、窦性心律失常,正常人從窦房結產生的沖動頻率為:60~1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