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後正確的體位擺放
卒中偏癱後使患者選擇一個合適的體位對將來其肢體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尤其是早期。癱瘓急性期如果肢體任其自然放置,對肢體肌力和功能的恢復將產生諸多不利,常常出現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和足內翻狀態,嚴重影響後期的站立與正常行走。時刻注意保持肢體處於正確的體位,對預防關節變形和褥瘡的發生都有積極的意義。
癱瘓病人最佳的體位是健側臥位,其次是患側臥位,而不應該長時間的仰臥。
正確的仰臥位
1.在偏癱下肢外側髋、腰部放置軟枕或軟墊,大腿稍向內側,糾正患腿外旋,達到兩側足尖對稱。
2.在偏癱腿膝關節下方放置毛巾卷,避免偏癱側腿完全伸直,膝關節達到稍屈曲。
3.踝關節背曲,足尖向上,防止足下垂。
4.偏癱上肢腕關節不要屈腕(略背屈),手心向上,手指自然輕度屈曲伸直(手指高度超過心髒位置,有利於預防上肢水腫的發生)。
5.用薄枕或毛巾把偏癱側的肩部和上肢同時墊高。
6.使偏癱側肩胛帶盡量上抬前伸,肩關節外展、外旋。
7.避免使用過高的枕頭,頭部不要有明顯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側)。
注意事項:避免被子太重而壓迫偏癱足造成足尖的外旋,足底墊物是為了協助患者活動踝關節防止足下垂。
錯誤的仰臥位姿勢
1.避免偏癱側上肢屈曲放在肚子上,握毛巾卷,頭向健側。
2.臥位時一般需2-3小時變換一次姿勢以避免壓瘡的發生。
3.仰臥位容易引起肌張力的增高而發生痙攣,可以減少仰臥位的時間,適當延長側臥位的時間。
偏癱患側臥位(偏癱側肢體在下方)
1.偏癱側下肢髋、膝關節微屈,患側腿在下後方。
2.健側髋膝關節屈曲,用枕頭支持,避免壓迫患側下肢。
3.踝關節盡量保持90°。
4.髋、腰、背部放置枕頭,軀干在垂直於床面的基礎上稍向後仰。
5.將手放在患者背部偏癱側(下方)肩胛骨上,向前輕推肩胛骨,使偏癱側肩稍前伸,避免其受壓和後縮;肘關節伸直、手心向上偏癱側(下方)上肢前伸,肘關節伸直,腕關節和手自然放於床上,手指伸開,掌心向上。
6.頭部不要有明顯的左右傾斜或頸部過度屈伸。
注意事項:此側臥位軀干應稍稍後仰,偏癱側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癱側肩部過多承受身體壓力而引起疼痛;保持偏癱側肩胛骨前伸位時,不能直接牽拉患側上肢,以避免對患側肩關節的損傷。
偏癱健側臥位(健側肢體在下方)
1.偏癱側上肢各關節自然伸展放置於枕頭上,手心向下自然伸展。
2.枕頭高度適宜,頭部不要有明顯的偏斜。
3.健側上肢可放在自覺舒適的位置,下肢自然伸直。
4.將手放在患者背部偏癱側(上方)肩胛骨上,向前輕推肩胛骨,使患側肩(偏癱側)稍前伸。
5.偏癱側下肢髋膝關節屈曲,放在枕頭上,足部亦不能懸空。
錯誤的側臥位姿勢:避免蜷縮、屈曲姿勢,容易引起肘、膝、髋等關節的軟組織攣縮,也易出現壓瘡。
正確床上坐位姿勢
1.在患者背後使用枕頭或被子支撐,使上身直立。
2.偏癱側肘關節避免過度屈曲。
3.偏癱側前臂和手用被子支撐,以免偏癱側肩關節受到向下牽拉。
4.手指自然伸展,避免過度屈曲。
5.雙腿自然伸直,在偏癱側下肢外側置軟墊,糾正偏癱腿的外旋,達到兩側足尖對稱,避免偏癱側足尖外旋。
注意事項:1、避免偏癱側上肢長時間處於手心向下的位置,易造成肌肉痙攣;2、大多數時間應保持手心向上或朝向身體對側;3、如在輪椅或平時坐位時,偏癱側前臂和手也要給予良好的支持。
坐位時錯誤姿勢:(半坐半臥位)1、腕關節屈曲,手握拳;2、肘關節屈曲;3、偏癱側足外旋。4、以上三處錯誤也常見於仰臥位時,應引起高度重視,避免其引起的功能恢復障礙。
心律失常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面對這樣的疾病我們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種治療心律失常的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吃喝問題上十分的講究,大魚大肉幾乎是很多人每天的必需品,這樣致使高血壓患者的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