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造病人的生活環境。超過一半的病人卒中後會遺留殘疾,應根據病人的殘疾程度,重新設計並改造臥室、廚房、樓梯和門口等,如使地板防滑,加裝扶手等,可以減少意外發生,讓病人的生活更為安全,並且能夠方便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幫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病人戒煙、戒酒,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多食水果和蔬菜,減少鹽的攝入,制定日常生活計劃,生活規律,通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卒中的復發。
3.幫助控制卒中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脂代謝紊亂等均是卒中發生的危險因素,如病人存在上述情況,應督促病人及時就診,按時服藥,並定期觀察治療,並做好每次復查的記錄,在復診時向醫生出示以便獲得更為具體的指導。
4.學習卒中的征象和急救知識。卒中病人再次發生卒中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倍以上,作為家屬,應知曉急性卒中的征象,萬一卒中復發時,能夠快速識別,准確記錄病人發病的時間,並不遲疑地撥打急救電話,快速將病人轉移至合適的醫院進行爭分奪秒的搶救。
5.促進病人康復和回歸社會。幫助病人進行肢體、語言的康復,促進病人的功能改善,並根據功能改善的情況,及時調整康復策略,以便達到最佳效果。創造條件,讓病人多接觸社會,與外界建立良好的溝通,逐步從醫院、家庭走向社會。
6.增進與病人的感情交流,注意病人的情緒變化。卒中後,幾乎所有的卒中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抑郁情緒。焦慮或抑郁可直接源自腦部損壞,也可以是對重大疾病的正常反應。卒中早期內有一段時間的抑郁期也是必然的,但若這種焦慮或抑郁情緒持續較長時間,可影響到病人的康復和生活質量,甚至造成病人自殺等。應加強與病人的溝通,減少病人的不良情緒,並及時了解病人的情緒變化,必要時求助於醫師,進行心理或藥物治療。
家屬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做盡可能細致的工作,並持之以恆,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心理環境,減少卒中對病人造成的危害。
如果您的風險評估得分等於或高於3分,醫生為采取更強化的二級預防預防治療策略:有效控制好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更強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波立維)治療。
如果一旦出現卒中的症狀,應及早、正確就醫,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避免或減輕後遺症。
(實習編輯:梁慧儀)
心肌炎後遺症之一:心髒早搏,通常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急性期經過正規治療後,不會有嚴重的後遺症,但約有一
心衰早期就診很重要 “心衰早期症狀不顯著,所以好多患者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有的患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