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腦血流量平均為50ml/100g/分
當下降至30ml/100g/分以下時,病人出現症狀
當下降至20ml/100g/分以下時,神經元電活動衰竭(電衰竭),傳導功能喪失
當下降至15ml/100g/分以下時,神經細胞膜離子泵衰竭(膜衰竭),細胞進入不可逆損害
當下降至10ml/100g/分以下時,細胞膜去極化,鈣離子內流,細胞最終進入死亡
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血流並未完全中斷,梗死灶中心區周圍存在一個缺血邊緣區,這一區域內神經元處於電衰竭狀態,稱為半暗帶(Penumbra)。
若血流馬上恢復,功能可恢復正常;若缺血加重,細胞進入膜衰竭,成為梗死擴大部分
缺血阈與半暗帶理論為早期溶栓復流治療急性腦梗死帶來希望,臨床治療的目的就是搶救半暗帶。
目前認為迅速溶解血栓,恢復血流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
大量研究證明:血管閉塞3~6個小時恢復血流,腦梗死還可以挽救。超過這段時間恢復血流,不但難於挽救腦細胞,還可引起再灌注損傷、腦出血、腦水腫這段時間稱為“復流治療時間窗”
缺血瀑布理論
近年發現腦缺血、缺氧造成的能量代謝障礙-興奮性神經介質釋放-鈣過量內流-自由基反應等一系列缺血性代謝紊亂連鎖反應,是導致缺血腦損害的中心環節,稱之為缺血瀑布。
因此,迅速溶栓復流是大片腦梗死急性期治療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沒有溶栓復流,即使用最有效的腦保護方法和藥物,最終也不能挽救持續缺血的腦組織。
二、急性腦梗死分型治療
大量臨床病理研究證實急性腦梗死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組包括不同的病因、嚴重程度、臨床轉歸的疾病的總稱。
決定病情輕重和預後的決定因素是腦梗死灶大小、位置。
輕者(如腔隙型腦梗死)可在數小時、1~2天內不治而愈;
重者(如大腦中動脈主干閉塞引起的大片梗死)一發病即昏迷,用各種治療辦法也難以挽救。
因此,急性腦梗死治療不能一概而論。
國際上有按病程把急性腦梗死分為穩定型和進展型二型。
也有人采用Adama分型法按梗死灶大小分為:大梗死(>3cm累計2個以上腦解剖部位)、小梗死(1.5cm~3cm)和腔隙型腦梗死(<1.5cm)等類型。
但現在看來這種分形不能適應發病急性期內,CT、MRI尚不能夠充分顯示梗死灶大小的情況下,迅速分型以確定需緊急治療病例的臨床要求。
國內有學者提出急性腦梗死發病時間劃分為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開始治療前必須分型,目的是區分病人的輕重緩急,以便實施針對性治療。
分期治療(沒有分型,只分期,造成所有腦梗死病人都按此治療)
那麼急性腦梗死應如何分型?
建議采用英國Bamford等提出的分型。該法將急性腦梗死分為四個亞型:
1.全前循環梗死(TACI)(多為MCA近段主干,少數為頸內動脈虹吸段閉塞引起的大片腦梗死)
2.部分前循環梗死(PACI)(MCA遠端主干、各級分支或ACA及分支閉塞引起的大小不等梗死灶)
3.後循環梗死(POCI)(腦干、小腦梗死)
4.腔隙性腦梗死(LACI)(基底節或橋腦小穿通支病變引起的小腔隙灶)
前循環是頸內動脈供血區包括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前動脈
後循環則為椎基底動脈供血區
三、急重型腦梗死的分期治療
主要的腦動脈血栓或栓塞引起的急重型腦梗死TACI和部分POCI,大多數為進展性腦卒中。
為指導治療,以下按病程分為四期
1、復流時間窗
為症狀出現3-6小時內,應急取在腦保護治療下緊急溶栓復流,可望逆轉病程,減輕殘疾。
對輕型病例還可以升壓、擴容等方法中尋找時間窗,有效復流途徑,通過開放側枝循環,減少再灌注損害等
能確定為主要扥奧動脈血栓或栓塞引起的TACI、部分POCI,又在時間窗內,且無溶栓禁忌症者,溶栓治療不失為最佳選擇。
2、腦水腫顱內高壓期
在復流時間窗後,即發病超過6小時,按閉塞血管和梗死灶大小,可持續2-3周。
除偏癱、失語外,多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等全腦症狀。
①對症治療:如維持呼吸、血壓、血容量及心肺功能穩定;
②積極抗腦水腫:降顱壓(包括外科療法),防止腦疝形成;
③預防並發症:幫助機體渡過調控障礙的難關,使體內調控、代謝機制有時間重新發揮主導作用,疾病逆轉,恢復就有可能,這是大量臨床實踐證明了的。
(實習編輯:梁慧儀)
1.孩子有先天性心髒病,能手術麼? 因為先天性心髒病有很多種,即使是以比較簡單的病名分類,先天性心髒病也有幾十種,如果
26歲的小付在一所中學當老師,身高1.9米的他曾也是不少小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平時小付最愛的就是四處尋覓美食,吃了後又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