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其他綜合 >> 冠心病的類型與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類型與危險因素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有時又被稱為冠狀動脈病或缺血性心髒病。指由於供血給心髒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此時粥樣硬化的斑塊從血管壁突入血管腔,使血管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髒病。為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病種。

冠心病的類型與危險因素

  記者:冠心病現在的發病情況如何?

  陳教授:本病多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且以腦力勞動者居多,是工業發達國家的流行病,已成為歐美國家最多見的心髒病病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本病逐漸增多而成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冠心病的發病率也增多、發病年齡提前,特別好發於工作壓力重的白領人群。

  1976年我國12個城市統計,本病的死亡率為29.6/10萬人,其中以北京、天津兩市最高。20世紀7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廣州三市,本病死亡率分別為21.7、15.7和4.1/10萬人。80年代中期分別為62.0、37.4和19.8/10萬人,死亡率明顯增高,其趨勢是北方高於南方。1987年我國城市冠心病死亡率男性為42.4/10萬人,女性為30.5/10萬人;1992年分別為49.2/10萬人和32.2/10萬人,男性本病死亡率增高。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歐洲國家北愛爾蘭冠心病死亡率男性為406/10萬人,女性為130/10萬人,蘇格蘭分別為308/10萬人和142/10萬人,芬蘭分別為390/10萬人和79/10萬人;美洲國家美國分別為235/10萬人和80/10萬人,加拿大為230/10萬人和66/10萬人;大洋洲國家新西蘭分別為296/10萬人和94/10萬人,澳大利亞分別為247/10萬人和76/10萬人。可見冠心病在西方國家已是人群的頭號殺手。

  冠心病在我國也逐漸成為重要的死亡原因。最新統計,北京男性冠心病的發病率排行全國第一,據有關部門對北京居民的持續監測,冠心病發病率1974年為21.6/10萬人,2000年為47.9/10萬人,2002年已高達50/10萬人以上,心肌梗死的年平均增長達到了4.32%。

  對我國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情況的調查結果證實:冠心病已經開始逼近年輕人。我國年輕人的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越來越高,預示著我國冠心病發病率將越來越高。近年對北京、上海、河北和武漢等地年齡小於40歲的人作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情況調查,結果發現,目前中國年輕人動脈粥樣硬化發病年齡最小的為16歲,高分布人群在20~30歲之間,其中男性比女性高4.9倍。年輕人冠心病占總發病率的4.3%,且有北高南低的趨勢。

  近10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男性增加了42.2%,女性增加了12.5%。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高血壓、高血脂、肥胖人群增加,還與吸煙“隊伍”龐大有關。

  記者:冠心病是不是有多種類型?各有哪些表現?

  陳教授:是的。由於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范圍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表現和特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意見,將冠心病分類如下:

  隱匿型或無症狀性冠心病病人無主觀症狀,但檢查發現有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或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示灌注不足的改變。心肌多無組織形態的改變。

  心絞痛型冠心病這一類型最常見,患者多在勞累或情緒激動後發生胸骨後或左前胸壓搾性疼痛。劇痛時冷汗直冒,安靜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數分鐘後疼痛逐漸消失。這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管徑狹窄而使心肌一時性血供不足所致。這時冠狀動脈管徑的狹窄程度多已較重,然而平時心肌的供血尚能維持,但在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血壓降低等情況下,心肌血供就不足,從而發生心絞痛。心絞痛又可細分為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和變異型心絞痛等。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是心肌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血管完全阻塞,導致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病人有劇烈而較持久的胸骨後疼痛,類似於心絞痛,但症狀更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在30分鐘以上,可達數小時或數天,並伴有發熱等其他症狀。實驗室檢查可見血白細胞增多、血肌鈣蛋白和有關的心肌酶增高以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病人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需要及時搶救治療。心肌梗死還可細分為有Q波心肌梗死、無Q波心肌梗死、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無ST段抬高心肌梗死等。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使心肌的血供長期不足,心肌組織發生營養障礙和萎縮,或反復發生局部的壞死和愈合,以致纖維組織增生所致,亦稱為心肌硬化或心肌纖維化。表現為心髒變得僵硬,逐漸增大,可發生各種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因此也被稱為心律失常型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猝死型冠心病突發心跳驟停而死亡,多由於發生嚴重心律失常所致。這種類型時有發生。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就是在國外講學時猝死的。

  近年來,醫學文獻中常提到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這個詞,作為冠心病的一種類型。認為是由於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破裂、表面破損或出現裂紋,繼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狀動脈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所致。其表現為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約占所有冠心病病人的30%。

  記者:冠心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陳教授: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所致,但目前醫學家還未闡明哪一種因素就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而只知道有一些因素有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稱為危險因素。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來說,目前公認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齡、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其次是腦力活動緊張、體力活動少,食物含熱量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高而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A等)減少、肥胖、A型性格、有家族性高脂血症史、某些微量元素如鋅、硒等缺乏、體內鐵儲存增多、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胰島素抵抗等。

  上述危險因素,在每個個體中可以是單獨存在的,也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存在。若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危險因素時,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危險性就不僅僅是兩個危險因素簡單相加,而是表現為成倍增加的協同作用,特別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和吸煙這三個獨立的危險因素“相會”於同一個患者。

  冠心病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程度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有資料表明,自40歲開始,每增加10歲,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一倍。男性50歲,女性60歲以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展比較迅速,因而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

  近年來觀察發現,動脈粥樣硬化並非從中年才開始,而是從幼年開始可能就有早期的病變(動脈內膜下出現脂肪條紋),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病變程度加重、速度也加快而已,因此預防冠心病應該從孩童時期就開始。

  記者:您剛才談到了A型性格是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請問其重要性如何?

  陳教授:冠心病六種主要危險因素中,高齡和男性是無法逆轉的,但其他四種: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都是可以防治的。如果通過防治,消除或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冠心病可能就不發生或原有的病變得以減輕。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次要危險因素。具有這種性格的人責任心和進取心都很強,極具競爭性,工作專心而對休息不抓緊,性情急躁,常強制自己為成就而奮斗。B型性格的人情況恰恰相反。兩種性格相比較,具A型性格的人,工作積極向上,常是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具B型性格的人,工作一般而生活逍遙。前者易患冠心病,後者則不易患冠心病。

  記者:那麼,A型性格是通過何種機制引起冠心病的呢?是不是可以糾正?

  陳教授:實際上極端A型性格的人是很少的,他們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是“工作狂”;但不那麼極端的A型性格者則較多,他們在為成就而奮斗的過程中,經常有事情來不及做、時間緊迫之感,因而經常覺得壓力很大,精神負擔重,神經緊張,交感神經處在興奮狀態下的時間較多。交感神經興奮時,血壓升高、心跳增快、血糖增高,此時全身處於應激狀態之下,久而久之就會發生高血壓、葡萄糖代謝紊亂等情況。加之A型性格的人往往是嗜煙、嗜酒者,也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的收縮、脂肪代謝失調等情況。這些情況都屬於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促使A型性格的人更易患冠心病。因此,改變A型性格,糾正一些A型行為,對預防冠心病有一定的意義。

  A型性格可通過心理醫師的指導或治療而得到改變,但A型性格是長年累月逐漸定形的,要改變它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下一番功夫。而對A型行為的糾正也要有分寸,不宜完全轉變成B型性格。應該保留事業上的進取心、工作上的創造性和旺盛的競爭力,而消除不利於身體健康的行為,“勞”後要有“逸”,注意身心的放松,做到遇事心平氣和,工作穩當有序,避免時間緊迫感的影響,化解精神壓力。這樣既會事業有成,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也能健康長壽!

熱門文章
四個壞習慣易使大腦遲鈍

   不開窗。不開窗會導致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空氣變差。研究發現,隨著房間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人的大腦會缺

預防心血管疾病 你選對食用油了嗎

心血管疾病已經占據各種慢性疾病的首位,成為現代人死亡的最大病因。許多疾病的發生,往往與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心血管疾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