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深圳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當日凌晨1時他還發出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據其妻子闫女士說,張斌經常加班到凌晨,有時甚至到早上五六點鐘,上午又照常上班。闫女士認為,張斌猝死與長時間連續加班有關。近些年,關於中青年人猝死的報道屢見不鮮,人們在感歎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在反思為何都市白領猝死高發。
心源性猝死占七成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沒有明確病史1小時內的死亡。猝死時有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大多是因為自身患有心血管疾病所致,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這種心源性的猝死,約占猝死總數的70%。猝死事件一旦發生,存活機會甚低。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以前沒有心髒病的人,也會發生猝死呢?實際上,沒有胸悶、胸痛症狀並不意味著沒有心髒病,可能是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不重,患者偶有胸悶、氣短的表現,並未引起重視,進而未得到診治,但是心髒病的潛在危險已經存在了。隨著病情的發展,有可能引發心肌梗死,甚至導致心源性猝死。
壓力大導致青年人腦源性猝死增加
近年來,都市生活壓力過大,中青年人從事的腦力勞動日益繁重,腦源性猝死的發生也有增加趨勢。過度用腦導致大腦中樞對心髒調節能力下降或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進而導致猝死。壓力越大,猝死的幾率也就越高。現在,中青年人在工作中要考慮升職、加薪,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房價很高,使得他們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醫生、IT業人士、教師等,都是壓力大的人群,這些人猝死的幾率相對較高。很多人靠吸煙、飲酒、熬夜上網、暴飲暴食等方式排解壓力和焦慮,長此以往,肥胖、失眠、高血壓、高血脂會接踵而來,而這些都是引發猝死的關鍵性因素。
季節交替是猝死高發季節
天氣變化也會誘發猝死。每年的春夏、秋冬交替之際,都是猝死的高發期,多見於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彈性較低,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及外周小動脈功能在環境突然變化時,調節能力下降,不能適應氣溫的劇烈變化而出現痙攣,因此在到了春夏、秋冬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的時候,容易出現猝死事件。
猝死雖然突然,但並非沒有預兆,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下症狀,一定要引起重視,以防猝死發生。
(實習編輯:徐建霞)
高血壓是人們容易忽視的疾病,因為得上高血壓之後並不一定會有嚴重的後果。但是凡是高血壓病情較重或病程較長者
概 述 風濕性心髒病的患者常常會出現一些典型的症狀如胸悶,胸痛,消化不良,嚴重的會出現昏厥,那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