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2-3個月內),由於心髒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心髒,稱為先天性心髒病。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需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發育不良等為主要表現。
今年37歲的劉磊,剛出生時除了比較愛哭以外,父母沒發現他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但長到三歲時,又瘦又小的他經常活動一會兒便蹲下來休息,本應紅潤的雙唇、指甲也透著青紫。到醫院一檢查,劉磊患有先天性心髒病法魯氏四聯症。
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孩子一般會在20歲以前死亡,但由於各種原因,劉磊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二十幾歲時,就經常發生頭暈、昏厥,到後來,他稍一活動就會“上不來氣”。經檢查發現,由於病情拖延時間較長,劉磊給肺髒供血的主要血管早已閉鎖,形成了許多側支靜脈代償性供血,勉強維持一些功能。長久的乏氧已使劉某的血液裡只有大量紅細胞,而缺少其他的營養物質。經醫院為其實施手術,很快,他帶著一顆“修補”好的心髒又回到了親人身邊。
黑龍江省醫院心外科主任郝建潮介紹說,婦女妊娠時服用藥物,感染病毒,環境污染,射線輻射都會使胎兒心髒發育異常,尤其嚴重的,如果妊娠前三個月感染風疹病毒,則100%會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髒病,因此,婦女妊娠期間應盡量避免這些不良因素。發現先心病,治療越早對患兒發育影響越小。如發現孩子有口唇發紫,活動力差,吃奶少,發育遲緩,易哭鬧的情況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另外,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髒病的可能。
遺傳因素:先天性心髒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可能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所引起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髒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其它:有些先天性心髒病在高原地區較多,有些先天性心髒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間發病差異,說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別也與本病的發生有關。 在先天性心髒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髒病具有積極意義。
概 述 爺爺最近胸口總是容易悶,如果一做點小粗活就會出現心慌的現象,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突然的呼吸困
[心髒健康]有雜音未必是心髒病。 老劉家5歲的兒子最近體檢中查出心髒有雜音,老劉和愛人都十分緊張,擔心孩子是先天性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