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心血管病學會最新公布的“中國部分地區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回顧性調研數據”表明,近20年來,我國心衰患者的發病率沒有降低,治療仍以傳統老藥為主,而療效並不理想,心衰死亡率雖逐年遞減,但明顯高於同期心血管病病死率。
心衰藥物使用和死亡率相關
心衰是一種自行發展,不斷惡化的疾病,醫學界已經把該病列為本世紀心髒病要解決的兩大重要課題之一。為了解我國慢性心衰患者的診治狀況,為今後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中華心血管病學會對國內42家醫院1980、1990和2000年三個年段的10714人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和比較。這次大樣本調研歷經3年,在國內尚屬首次。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慢性心衰病患者60歲以上的占50%以上,同屬中老年疾病,其中男性多於女性。80年代導致心衰第一病因的風濕性心髒瓣膜病現已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衰卻明顯上升,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半數左右。
住院期間治療心衰的藥物仍以洋地黃強心類藥、利尿劑、硝酸酯類等傳統老藥為主,三個年段使用比例分別為55.4%、43.2%和48.2%;而經臨床試驗證實,對心衰確有療效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3個年段使用率逐步上升,但升幅有限,其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僅為40.4%;β受體阻滯劑更低,不足20%,遠不及歐美國家90年代60%~90%的使用率水平。
住院期間心衰死亡率,雖呈逐年遞減趨勢,但8.9%的總死亡率仍明顯高於同期住院心血管患者的總死亡率;死亡病因半數以上為泵衰竭,占59%;其次為心律失常和猝死各占13%;其他死因占14%。心衰患者病死平均年齡為(66.4±25.2)歲,明顯高於非死亡心衰患者;三個年段死亡患者平均病程分別為(141.6±122.2)個月、(103.9±40.3)個月、(51.3±79.4)個月,比同期總病例的平均病程約長10%~17%;與同期總病例的住院天數比較,無縮短趨勢。
多數循證醫學的資料證實,以往常規藥物不但不會延長心衰患者生命,甚至會使之惡化。20多年心衰治療的概念有了本質性轉變,已從改善血液流動力學觀點進展到生物學調整的觀點。
歐美國家的心衰治療指南明確指出,心衰患者應盡早使用和減少死亡率有效的藥物。去年,我國制定的心衰診治建議,也提出相同的觀點。但我國臨床用藥觀念依然陳舊,與國際治療水平有差距,所以導致心衰診治成為難題。
近年來國內開展的干預防治心血管病的各種危險因素的宣傳教育,對減少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心衰的發生具有成效也很有意義。但仍然不夠,還應以一級預防為主,采取強有力的健康促進措施,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提高對臨床醫師正確使用藥物的認識,讓他們盡早給患者使用能有效降低心衰死亡率的藥物,以使廣大患者真正受益。
心衰患者要注意積極鍛煉
心理衰竭會導致死亡,當患者的心髒衰竭而再也無法有效泵血時就會導致心衰,到最後唯一的治療就是進行心髒移植。對於這一點患者要注意,心衰患者要經常進行鍛煉。
一般心衰患者多數為老年人,對於活動困難的慢性心衰患者,人們都認為患者少行動為好。但是研究人員指出,最近十年來,人們已經認識到不進行鍛煉只能是加速身體素質惡化,加重心衰病情。
在醫生上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平均年齡為70歲或稍微年輕一些的73名慢性心衰患者分為兩組:鍛煉組和不活動的對照組。研究表明6個月後,鍛煉組患者心衰病情改善,而非鍛煉組則出現病情惡化。通過鍛煉,體力活動對於他們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而且他們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心率降低,表明心髒泵血能力增強,完全可以滿足全身血供的需要。
心衰患者的預防要點須知
1、感染
感染為心衰的常見誘因,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特別是肺部感染,發熱、心動過速等增加心髒的負荷都會誘發心衰。感染性的心內膜炎、心肌炎等各種心髒感染性疾病都會損害心肌功能,誘發心衰的產生。另外心律失常如最常見的心房顫也會降低心排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和加重心肌缺血。心動過緩使心排血量下降,種種原因都是心衰發生的誘因。
2、貧血與出血
心衰的誘因有哪些,慢性貧血病人心排血量增加,心髒負荷增加,使心肌缺氧甚至壞死,引起貧血性心髒病;出血也會使血容量減少,回心血量、心排血量也降低,使得心肌血量減少,耗氧量增加,進而加重心肌缺血誘發心衰。
3、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快造成心髒負荷增加,也是誘發心衰的重要原因。如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妊娠、分娩、過度勞累、情緒激動、輸液過多過快、創傷及手術等均可誘發心力衰竭。過度勞累是現在年輕人導致心衰的重要原因,應該要引起年輕人的注意,預防心衰。
冠心病可以輸液治療嗎?輸液大家是不陌生的,很多疾病都是要通過輸液來緩解,那就冠心病來說,冠心病可以輸液治療嗎?對於冠心病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