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心肌梗塞 >> 關於心肌梗塞 >> 九成心肌梗塞可預測心肌梗塞誘因可預防

九成心肌梗塞可預測心肌梗塞誘因可預防

  專家介紹說,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粥樣斑塊破裂是瞬間的事情,動脈內血栓形成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意外。因此,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進行預測性檢查顯得非常重要。

  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是發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這類高危人群可以到醫院做血液和血管方面的檢查,比如做一個冠狀動脈ct檢查,了解是否存在早期冠心病和有無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通過這些檢查,可預測九成左右心梗的發生。

  一般的患者一兩年做一次預測性檢查就可以了,但對於已經發生過心梗的病人,為預防再次心梗的發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要做一次檢查,將危險降到最低點。

  為了預防血栓形成,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和調節生活方式外,很關鍵的是進行抗栓治療,比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對於已經發生過心梗的病人,則應在此基礎上加用波立維和克賽,進行強化抗栓治療,可以達到有效防止心梗再發的作用。

  心肌梗塞前兆

  臨床經驗表明,心肌梗塞前兆時,應高度懷疑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近期內,屢次發生胸背部悶脹、沉重或氣短。

  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氣短,不能平臥,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紅色泡沫痰。

  突然出現心慌、惡心、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涼。

  老年人突發的神志不清或意識喪失。

  糖尿病人出現昏迷者。

  不明原因的血壓下降,尤其在近期內出現者。

  突發的不明原因的暈厥或抽搐。

  由於心肌梗塞的預後與疼痛的程度無關,並且無痛性心肌梗塞由於老年人好發,且就診晚,並發症多,易誤診漏診等原因,死亡率反而高於有疼痛症狀者。因此,臨床上當遇到上述情況時,應及時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一、梗塞先兆:

  多數病人於發病前數日可有前驅症狀,心電圖檢查,可顯示st段一時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顯倒置,此時應警惕病人近期內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狀:

  (一)疼痛:心肌梗塞前兆為此病最突出的症狀。發作多無明顯誘因,且常發作於安靜時,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久,有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用硝酸甘油無效。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少數病人可無疼痛,起病即表現休克或急性肺水腫。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後數小時至1周內發生。病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壓降低而無其他表現者稱為低血壓狀態。休克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由於心肌遭受嚴重損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劇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劇烈胸痛引起神經反射性周圍血管擴張;此外,有因嘔吐、大汗、攝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約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見於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為最多見,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而猝死。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也不少見,室上性心律失常較少發生。前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束支傳導阻滯,下壁心肌梗塞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見於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後心髒收縮力顯著減弱且不協調,故在起病最初幾天易發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煩躁、不能平臥等症狀。嚴重者發生急性肺水腫,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後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開始即可出現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狀: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於組織壞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後1-2天內出現,體溫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持續約一周左右。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種危重表現,心肌梗塞前兆特別是在發病後的24小時內,死亡率最高,約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發現梗塞前先兆症狀並予以處理,至少可避免梗塞發生或使梗塞范圍縮小。

  心肌硬塞常見的誘發因素情緒激動;勞累過度;飽餐,尤其是進食脂肪過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來已經狹窄的冠狀動脈內形成血栓;大手術。此外便秘後用力解便、各種感染、休克、持續較長時間的心動過速及氣候突變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誘發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見的先兆症狀:

  1、心絞痛發作較前頻繁,疼痛持續時間長,疼痛程度重,輕微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也可出現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常伴有出汗現象,疼痛發作時患者煩躁不安;2、胸悶多伴隨心絞痛同時出現,也可出現活動時心慌氣短;3、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咳嗽、咳泡沫樣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狀;4、有時患者自感心慌氣急,心肌梗塞前兆觸摸脈搏為不規整脈,此症狀可反復頻繁出現;5、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嗜睡、煩躁、頭暈、惡心、嘔吐或腹瀉等感冒症狀或胃腸道症狀;6、無心前區疼痛等不適,而表現為牙痛、胃部不適、左側肩腫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發病,且因症狀不典型不易被重視而延誤診斷。因此,有以上症狀表現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心肌梗塞誘因的預防

  急性心肌梗塞多突然發病,常伴有心前區壓搾性疼痛,患者經常表現為焦慮、緊張、恐慌、急躁,這些負性情緒對疾病極為不利。負性情緒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冠狀動脈供氧、供血進一步減少,心肌壞死范圍擴大。同時,還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動脈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可促進疾病痊愈。

  當人處於疾病狀態下,無論他是什麼工作背景,一旦進入醫院的環境中,心理防線就會變得及其的敏感和脆弱,鼓勵和增強自信心,充分的認識到疾病的本質,了解自己應付有的責任,努力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治療。是很重要的心理治療過程,其實,很多病多是病人的心理負擔過重,反而加重了病情。詳細了解每個病人的個性、習慣,針對不同性格的人給予不同的心理疏導,是醫護人員的責任,也是每個關心愛護病人的家屬和朋友們所應該給予的關愛。除去臨床上的治療,合理調配飲食,保持大便通暢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項。

  心肌梗塞患者因心搏出量下降,加上絕對臥床,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降低,故應給清淡、易消化的飲食,保證能量供給,避免進食脂肪、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免進一步加重動脈硬化。避免飽餐而加重心髒負擔,禁止飲酒、吸煙。多進食一些水果蔬菜類食物,臥床後,服果導片或泡飲潘瀉葉等潤腸劑或緩瀉劑,保證大便通暢。

  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病1~2周應絕對臥床休息。但由於心前區疼痛,患者難以忍受,有的躁動不安,有的患者疼痛過後,認為一切正常,不聽醫護人員勸告,隨意下床活動。應該讓病人認識到活動會導致病情惡化,在恢復期,應循序漸進,切忌求之過急。

  健康是每個人的財富,擁有健康,即擁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健康的前提就是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清楚的認識,及時合理治療,正確用藥,不延誤病情,還要具備對疾病的基本認識。

(實習編輯:區啟成)

熱門文章
肺動脈高壓檢查診斷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由於肺血管阻力為肺動脈平均壓和肺靜脈平均壓之差與肺血流量之比,即肺動脈平均壓為肺靜脈平均壓加上肺血管阻力

心絞痛疾病的預防措施有什麼呢

當心絞痛患者發病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做一些正確的護理,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病痛,而且還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呢,每一項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