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髒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改變,臨床表現輕型患兒一般無明顯症狀,心電圖可見早搏或T波降低等改變;心肌受累明顯時,患兒常訴心前區不適,胸悶、心悸,頭暈及乏力等;重症患者可突然發生心源性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發亮,四肢濕冷及末梢發绀等,可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活動無耐力;②舒適的改變:胸悶、胸痛;③潛在並發症--心力衰竭;④家屬及患兒知識缺乏。
活動無耐力
相關因素
與心肌受損、心搏出量減少有關。
氧的供需失調。
主要表現
1.心率增加、虛弱、疲乏。
護理目標 患兒活動耐力增加,氣促、虛弱、疲乏改善或消失。
護理措施
密切觀察患兒活動前的心肺狀態,評估患兒的活動水平,觀察記錄活動反應。
為患兒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急性期間臥床休息,一般休息至體溫穩定3-4周後;有心衰者,休息應不少於6個月,待心衰控制、心髒恢復正常大小,再逐步增加活動量,以不出現心悸,氣促為宜。
有效給氧,氧濃度30%-50%,采用鼻導管或面罩給氧。
制定患兒恢復活動原則:
(1)鍛煉從臥床逐漸過渡到坐或站立10分鐘至20分鐘。
深呼吸練習,每天3次。
坐在椅子上30分鐘,每天3次。
房間內行走1-2分鐘,每天3次。
在大廳內行走25步,然後逐漸增加,蓄積力量小跑返回。
重點評價
患兒活動量是否增加。
患兒氣促、紫绀是否減輕。
舒適的改變:胸悶、胸痛
相關因素
與心肌缺血有關。
與心肌炎有關。
主要表現 胸悶、胸痛。
護理目標
患兒主訴舒適感增加。
患兒胸悶、胸痛減輕或消失。
護理措施
保持病室安靜、舒適、空氣新鮮。
絕對臥床休息,病情好轉後逐漸增加活動量。
治療、護理集中進行,盡量不打擾患兒睡眠;煩躁不安者給予少量鎮靜劑。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面色、脈搏、血壓等,患兒出現胸部不適等異常時,應及時處理。
遵醫囑靜脈滴注護心藥物,如果糖二磷酸鈉、護心通、大劑量維生素C等。
遵醫囑吸氧。
分散患兒注意力,安慰患兒,消除其緊張情緒,鼓勵患兒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重點評價
患兒舒適感是否增加。
患兒胸悶、胸痛是否減輕或消失。
潛在並發症--心力衰竭
相關因素
心肌損害。
心髒擴大。
主要表現
心率增快:>180次/分。
呼吸增快:>60次/分。
突然極度煩躁不安,紫绀,面色蒼白。
心音低鈍、奔馬律、頸靜脈怒張。
肝髒進行性增大。
尿量減少或無尿。
護理目標 住院期間患兒不發生心力衰竭。
護理措施
評估患兒疲乏、蒼白、出汗等情況。
嚴密觀察心率、呼吸及病情變化,若出現心慌、氣急紫绀、肝大等症狀,應及時處理。
急性期臥床休息,根據病情取平臥位或半臥位。
盡量保持患兒安靜,避免不良刺激;煩躁不安者給予鎮靜劑。
使用輸液泵控制輸液速度及輸液總量。
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時予開塞露通便。
重點評價 患兒住院期間是否發生心力衰竭。
家屬及患兒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
家屬和患兒對疾病的有關知識了解不足。
對治療方案及護理知識缺乏了解。
主要表現
患兒家屬希望知道本病的有關知識,常向醫務人員打聽。
患兒家長對本病知識缺乏,對醫務人員寄予極大希望。
不能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各項治療與護理。
護理目標
家屬和患兒對疾病的有關知識有所了解。
能配合治療和護理。
護理措施
向患兒及家長介紹有關此病常識,並告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的重要性。
向家長講述疾病的過程及治療方案,鼓勵說出內心焦慮的原因,適當參與患兒的生活護理。
同情關心患兒,安慰家屬,精心護理,消除疑慮。
交待患兒的治愈需要相對長的時間,讓家屬有心理准備,樹立治愈的信心。
重點評價
家屬和患兒是否了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
家屬是否能主動配合治療、護理。
概 述 高血脂病人一定要注重調整飲食,改善生活方式,我姑姑是高血脂的,心態也好,飲食比較規律,經常
高血壓病脈壓差過大難治嗎? 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稱為脈壓差。比如收縮壓是140毫米汞柱,舒張壓是8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