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和輔助檢查
1.血液生化檢查
約半數病例血沉增快。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動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心肌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i檢測對心肌損傷的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後者檢測時間窗較寬,其定量檢查有助於心肌損傷范圍和預後的判斷。谷-丙轉氨酶檢查有助於發現肝損害,結合病原學檢查結果可以診斷肝炎病毒性心肌炎。
2.外周血病原學檢查
應用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柯薩奇病毒igm抗體,用於早期診斷。用逆轉錄一多聚酶鏈式反應(rt-pcr)技術檢測外周血腸病毒rna。肝炎病毒血清學檢查也有臨床價值。
3.心電圖
對心肌炎診斷的敏感性高,但特異性低。心電圖改變以心律失常尤其是期前收縮最常見,室性期前收縮占各類期前收縮的70%。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avb),以i度avb多見,有時伴有束支傳導阻滯,表明病變廣泛。多數傳導阻滯為暫時性,經1-3周後消失,但少數病例可長期存在。約1/3病例表現為st-t改變。.
4.x線檢查
約l/4患者有不同程度心髒擴大,搏動減弱。嚴重病例因左心功能不全可見肺淤血或肺水腫征象。
5.超聲心動圖
病毒性心肌炎的超聲心動圖改變無特異性。心髒擴大、心室壁運動減弱取決於病毒累及心室損傷的程度和范圍。
6.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
lll铟單克隆抗肌球蛋白抗體心肌顯像,對心肌壞死檢測敏感性(100%)較高,但特異性較差(58%)。
7.磁共振心肌顯像
磁共振心肌顯像提示病變區域心肌對比增強,取此區域心肌活檢可見心肌組織存在活動性局灶心肌炎症,病灶多位於心室游離壁。
8.心內膜心肌活檢(emb)
1984年,美國得克薩斯州dallas會議制定了心肌炎組織學診斷標准:心肌間質炎性細胞浸潤伴有心肌細胞壞死和(或)心肌細胞變性。應用emb標本進行病毒基因探針原位雜交、原位rt-pcr有助於病因診斷。
(責任編輯:jbwq)
據悉,此次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雖然研究員表示,其研究結果尚需要獨立驗證,
高血脂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這一疾病的治愈過程比較長,那麼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預防呢?下面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