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的早期,由於副交感神經首先受到損害,導致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相對增高,在安靜狀況下心率可達90~100次/分,甚至超過130次/分,而且這種心率加快比較恆定,不受呼吸和體位的影響。到了後期,交感神經也受到影響,這時心率加快的表現反而不明顯了,但是又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患者從臥位起立時,收縮壓下降超過3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患者會感到久坐、久站後頭暈,躺下後緩解;或迅速改變體位時即有頭暈、無力、眩暈等症狀,多發生在清晨起床時,嚴重者會出現全身無力、暈倒、視力障礙等。晚期患者僅能逐步、緩慢地變換體位,最終可能臥床不起。
另外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無痛性心梗。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有32%~42%為無痛性。這些患者因未及時發現而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因此應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視,一旦出現胸部輕微不適或氣急等,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針對心血管系統症狀可做哪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