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危害大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內壁有膽固醇等脂質積聚,看起來似黃色粥樣,故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是由血液中的脂質在血管內壁沉積,鈣鹽也沉積在此,長期積存使血管結構發生改變,結締組織增生,引起血管局部內膜增厚,在血管內形成斑塊,時間一長,在斑塊深部軟化有粥樣物。 因為病變突出在血管腔,會阻礙血液通過致供血不足。此外,一旦粥樣斑塊脫落,隨血液流動,容易發生某些部位的動脈血管堵塞,如發生在心、腦,會引起嚴重的心腦疾病。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腦血管意外、腦萎縮;腎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可發生下肢壞死或多走路後下肢疼痛,故被迫停停走走。 勿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當成衰老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提高的,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從症狀上看,主要表現是間歇性跛行、行走困難、靜息痛等。間歇性跛行是指病人行走一段距離後,血管由於狹窄或閉塞供血不足出現下肢肌肉疼痛、痙攣及疲乏無力,需要休息數分鐘後才能緩解再繼續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