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心包炎”遷延不愈者約占10%,其他亦”可由”風濕、”創傷”、縱隔放療等引起。早期施行心包切除術可避免發展到心源性惡液質、嚴重肝功能不全、心”肌萎縮”等。積極防治”急性心包炎”可以避免發展至心包縮窄。
1、心包縮窄 形成的時間長短不一,通常將急性心包炎發生後1年內演變為心包縮窄者稱急性縮窄,1年以上者稱為慢性縮窄,演變過程有3種形式: (1)持續型急性心包炎經治療後在數天內其全身反應和症狀,如”發熱”,”胸痛”等可逐漸緩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頸靜脈怒張等靜脈”淤血”體征反而加重,故在這類患者中很難確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界限,這與滲液在吸收的同時,心包增厚和縮窄形成幾乎同時存在有關。 (2)間歇型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狀和體征可在一定時間完全消退,患者以為病變痊愈,但數月後重新出現心包縮窄的症狀和體征,這與心包的反應較慢,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縮窄有關。 (3)緩起型這類患者急性心包炎的臨床表現較輕甚至無病史,但有漸進性疲乏無力、腹脹、下肢水腫等症狀,在1~2年內出現心包縮窄。 2、體征 (1)血壓低,脈搏快,1/3出現奇脈,30%並心房顫動。 (2)靜脈壓明顯升高,即使利尿後靜脈壓仍保持較高水平,頸靜脈怒張,吸氣時更明顯,擴張的頸靜脈舒張早期突然塌陷,均屬非特異性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