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比較穩定,可清除血管壁上沉積的脂質,並將其轉運到肝髒進行代謝,再通過胃腸排出體外,起到了血液清道夫的作用;還有抗氧化和抗血管炎症、保護血管作用;後者不穩定,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上,使血管增厚,彈性降低,結締組織增殖,血管硬化,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等。
任何食物及營養素都要講究“度”,過多或過少均有害。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怕吃動物脂肪而導致膽固醇升高,患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等疾病。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據統計,人群脂肪攝入量占總熱量的比例,美國為30%~35%,日本為20%~30%;我國僅為15%左右,而且80%來自植物脂肪。但從理論上說,人體攝入脂肪應占總熱:m20%~25%為適宜。人體膽固醇正常值為,2.62~5.17毫摩爾/升,甘油三酯0.4~1.7毫摩爾/升,以此為標准判定膽固醇值正常與否,才是科學的依據。 膽固醇過高之害,是由於動物脂肪,特別是豬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食用肥肉過多,可導致壞膽固醇增高,引起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疾病。飲食中動物脂肪與植物脂肪的比例為1:2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