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男女,一般人約在二十歲左右血膽固醇值會日漸升高,而女性在更年期之前的血膽固醇值,會比同齡男性來得低;但是更年期之後,女性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指數會升高,所以女性罹患心髒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相對增加。
因此,二十歲之後就要關心自己的膽固醇值,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林幸榮表示,三十到五十歲的中年上班族由於工作壓力或忙碌,多缺乏運動,飲食方面也因習慣外食而無法控制食物中高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以及熱量的攝取;再加上高血脂症初期並無征兆,導致上班族無形中損害了健康仍不自知。 等到第一次出現症狀,可能是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動脈血管已有明顯硬化,甚而產生嚴重阻塞了。 對於上班族的生活型態及工作壓力,醫師都會建議年過三十的上班族在飲食上應選擇清淡、低飽和脂肪酸(植物性脂肪,如玉米油、橄榄油等)、低熱量及低膽固醇食物,例如去皮雞肉、清蒸魚等,並且多食用高澱粉、高纖維的食物,如面包、谷物類、水果及蔬菜…等。 而食物中含有可溶性纖維素食物,例如燕麥、麸糠類、干碗豆等,則可降低血脂肪。 此外,臨床研究顯示,飲食中以大豆蛋白取代動物性蛋白,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值,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