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較少見,突出的特征是不對稱性進行性心肌肥厚。根據心肌肥厚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分為兩種類型:(1)以室間隔肥厚為主致流出道阻塞的稱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2)心肌肥厚而無流出道阻塞的稱肥厚非梗阻型心肌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心悸、乏力、心髒擴大、心尖部和胸骨左緣第3及第4肋間收縮期粗糙的噴射性雜音。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發病可呈家族性亦可為散發性,臨床病例中男性多於女性,女性患者症狀出現較早也較為嚴重。多數患者可存活數十年,故預後尚好。在死亡病例中,50%屬於猝死。
[症狀體症] 1.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心悸,乏力,頭暈,可發生猝死;2.心尖搏動強有力,心尖部或沿胸骨左緣第3、4肋間收縮期震顫,心髒向左下擴大,第二心音分裂,聞第三、四心音,心尖部和胸骨左緣第3、4肋間聞及收縮期粗糙的噴射性雜音。 [診斷依據] 1.非梗阻型症狀較少,早期以呼吸困難為主,晚期可有心房顫抖及心衰。梗阻型者可有勞累後心悸、氣促、乏力,活動時頭暈、暈厥、心絞痛及猝死等。2.心界向左下擴大,心尖部抬舉性搏動。非梗阻型一般無雜音,而梗阻型常於胸骨左緣第3、4肋間有收縮期噴射性雜音,部分患者有收縮期細震顫。此外,常可有第四心音及第二心音逆分裂。3.心電圖:常見左心室肥厚勞損,不少患者在左胸導聯和I、avL導聯有異常Q波。部分患者合並心室內傳導阻滯或預激綜合征。4.超聲心動圖:心室間隔厚度/左心室後壁厚度大於1.3,收縮期二尖瓣前葉異常向前運動,左室流出道有狹窄。5.左心導管檢查:梗阻型者左心室腔與左室流出道間有收縮期壓力階差,選擇性左心室造影示收縮後期左心室腔狹小呈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