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髒病HighAltitudeHeartDisease,以慢性低壓低氧引起的肺動脈高壓為基本特征,並有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功能不全。它是慢性高原病的另一種類型,可分為小兒和成人高原心髒病。本病易發生在3500m以上高原,多為慢性經過,個別初進高原者特別是兒童可以急性或亞急性發病,國外稱亞急性高原病(subacutemountiansickness)。急性或亞急性患病者,以顯著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右心室擴大和充血性右心衰竭為特征,而慢性患病者以右心室後負荷過重所致的右室肥厚為主的多髒器損害,那麼,此病該如何預防呢?
兒發病年齡較早,病情進展快,多數為右心衰表現,初起時夜啼不眠、煩躁不安、食欲不振、腹瀉、咳嗽等,繼而精神委靡、顏面蒼白、呼吸困難,常有憋氣、唇绀、消化道功能紊亂,可出現發作性暈厥,最終出現右心衰、肝大、尿少、水腫等。成人起病較緩慢,常發生於初入高原的過程中或到達高原後短期內發病,尤多見於突然從平原到高原者,常因呼吸道感染或體力活動後誘發,出現心悸、氣促、咳嗽、呼吸困難、水腫等,左心衰症狀較為明顯,嚴重者因急性左心衰竭可突然死亡。體征:心髒可向一側或兩側擴大,心前區聞及1/6~3/6級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肺動脈瓣區第2音亢進,可伴分裂,血壓降低,兩肺可有散在濕啰音,肝髒腫大等。慢性高原性心髒病多見於移居高原多年的成人,常合並有紅細胞增多症和(或)高原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