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導致腦卒中、急性冠心病等最重要的因素。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已超過1億人,每年新增300萬人以上。現有腦卒中患者500余萬,每年新發病150萬人,死亡20萬人,其中76%有高血壓病史,冠心病患者約有1000萬,65%有高血壓病史。另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將占首位。為了遏制這一心血管病日益加劇的發展趨勢,保證人民健康,保證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許多國家政府紛紛制訂本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並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適時修訂,以指導臨床醫生提高高血壓治療水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眾對血壓的變化及其早期控制並未予以足夠重視,許多人只有當高血壓嚴重危及其健康生活甚至生命時,才開始采取緊急治療。這主要是因為,在血壓異常的初期,人們沒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器質性損傷,又缺乏頭痛、眩暈、耳鳴、心悸、氣喘、肢體麻木等特異症狀和體征,所以極易被忽視。
實際上,臨床觀察表明,處於輕度高血壓狀態的人約有71.5%易發展成高血壓,而正常人只有11.1%。美國最近的一項臨床研究甚至顯示,血壓水平在115/75毫米汞柱時就已開始有動脈損傷的可能,存在導致心髒病、心梗的危險了,而且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這種危險性會增加一倍。
前不久,美國和歐洲相繼發表了最新的美國JNC7高血壓防治指南和歐洲ESH高血壓防治指南,並在其中提出了“高血壓前期(即120~139毫米汞柱/80~89毫米汞柱)”的診斷、取消危險度分層和合並血壓分級的辦法以及“噻嗪類利尿劑用於大多數無合並症的高血壓患者”等新觀點。新的指南不推薦高血壓前期人群采用藥物治療,但建議他們以及血壓正常的人們進行必要的行為干預,改變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減輕體重、適量運動等,並制訂有利於心髒健康的飲食方案,如減少鹽和其他含鈉食品的食用量等。
這兩份新指南的問世引起了國內醫學專家的極大關注,這不僅因為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包含了一些新的科技成果,有可能對中國目前的高血壓防治產生一定的影響,更在於它們再次給人們敲響了盡早預防高血壓的警鐘。
近日,衛生部疾控司慢病處和高血壓聯盟(中國)特在京共同主辦了《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專家討論會。在會上,國內一些心血管領域專家對於“高血壓前期”這種定義的准確性、科學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如果將收縮壓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80~89毫米汞柱定為高血壓范疇,那麼在中國幾乎一半的人都是“高血壓”,這不僅與實際相去甚遠,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且如此大的高血壓監控范圍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難以承受的醫療負擔。因此,中國專家更傾向於用“血壓正常高限”代替“高血壓前期”的提法。
盡管專家見仁見智、各持己見,但一致認為,無論年齡、性別、種族或社會經濟狀況如何,提高對高血壓的認識、提早預防、提早控制都是至關重要的。另外,還需注意的是,高血壓的症狀和危害往往因人而異。有些人血壓不太高,但症狀卻很多,產生的危害也很嚴重,這一點在有糖尿病、慢性腎病等並發症的人群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說明,同樣的血壓水平,對於不同人群,意義不盡相同。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對血壓變化給予不同程度的重視,調整生活方式,盡早采取預防措施,一旦發現自己的血壓接近血壓正常高限,應立即去正規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和藥物,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一)發病原因 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我
霜降已過,季節已經是深秋了,北方的天氣開始變得越來越干燥和寒冷了,進入11月份,立冬就跟隨而來了,緊跟著就是漫天飄舞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