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高血脂的危害,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飲食對高血脂有什麼影響? 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外,日常飲食對高血脂的影響也很大。一些腌制品吃得多,則會為高血脂的發生埋下隱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上限由以前的6克降為5克,也就是再少吃一克鹽。而我國民眾食鹽的日攝入量平均達到12.4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以上。 大家每日食鹽的標准應為5克,一定要改掉“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日常應少吃熏烤、腌制、油膩和含糖量較高的食品,避免高脂血症的發生。 簡單的飲食改變就能降低20%的膽固醇。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可攝入大量的可溶性纖維。美國飲食聯合會報告指出,攝入的膳食纖維越多,膽固醇水平降低越顯著。燕麥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效果最好的食物。 魚類富含保護心髒的優質脂肪,因此要多吃。停止食用人造黃油及氫化植物油,它們不但會升高低密度膽固醇,還會降低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 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一天只吃1個雞蛋。同時,避免吃含氧化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商店出售的烤制食品、薯片、餅干、咖啡伴侶以及糕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