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功能障礙並非必然
王伯去年發生中風後,雖然撿了條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病前健步如飛的他,現在走路只能一瘸一拐,連以往的晨練都無法繼續。 據統計,中風存活者中,50%-80%留有不同程度的致殘後遺症,如偏側癱瘓、語言障礙、關節僵硬等,這不僅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更為家庭帶來巨大壓力和負擔。 中風後的各種功能障礙是必然的嗎?並非如此。專家表示,致殘後遺症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患者沒有及早規范地介入康復,或者在康復過程中使用了不恰當的方法,才造成諸多不利於機體功能康復的障礙。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都可以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這些功能。而傳統認為的中風兩三個月後才進行康復治療的做法,是不利於功能恢復的。 發病48小時後視情況及早開始康復且持之以恆 所提倡的及早介入康復治療,到底要多早?專家建議,應該在發病48小時後、生命體征穩定、病情不再發展的情況下,在康復醫師和治療師的規范指導下就開始康復介入,她建議在ICU時就開始康復治療。 專家表示,有研究表明,中風存活患者中進行早期規范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復一些較輕的工作。相反,不進行康復治療,上述兩方面恢復的百分率相應只有6%和5%。 首先應以物理因子治療為主,如良姿位的擺放,正確的體位擺放可預防過早過強發生痙攣、關節攣縮、壓瘡及手部水腫等,影響日後運動及生活。她指出,患者床上臥位可分為仰臥位、患側臥位(患側在下)及健側臥位,可借助枕頭、毛巾等,只有恢復癱瘓肌力、恢復關節活動范圍,抑制異常的運功模式出現,才能更好地恢復行走和生活功能。 另外,中風後的康復必須持之以恆,不能追求迅速見效、改善就停。這些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動態平衡訓練、步行訓練、從床到椅子的轉移訓練、穿鞋訓練、進食訓練、語言訓練、吞咽治療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風的康復治療必須規范。專家說,在臨床上收治有不少中風患者自行在家進行康復,出現肩關節半脫位、肩關節疼痛、肩手綜合征等問題,後果非常嚴重。所以,康復治療不能自己來,一定要在醫生、治療師、護士的指導下進行。“中風導致的偏癱患者急性期的肢體功能康復絕對不是隨意地活動一下胳膊或是拉拉腿,更不能急於求成地強化訓練。”概 述 冠心病是一種治療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的疾病,所以建議患者在有冠心病的情況之後,一定要保持科學
猝死的元凶之一 “過勞死”是長期慢性疲勞後誘發的猝死,一般是由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