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天猛進補?錯!
國人都有冬天進補的習慣,特別是炖湯、炖肉等食補更是大受歡迎。然而,許多心血管病患者都是由於飲食、運動不注意才生病,即使疾病控制的不錯,也不能放松警惕。別說炖肉等高熱量的食物,即使是炖湯(特別是放了中藥材的炖湯)也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冬天忌著涼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期,寒冷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也會比平時要高,如果著涼受寒,容易發生心血管意外。所以,心血管病人要隨時保暖工作,切勿“要風度不要溫度”。 3.出門別太早 冬季清晨室外溫度最低,中醫也指出,冬天清晨寒邪、濕邪中,此時外出容易引來外邪入侵,發生感冒咳嗽,甚至心腦血管意外。此外,太陽還沒完全出來前,空氣含氧量過低,外出鍛煉,會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早睡、玩起,最好等太陽出來後再到室外活動。 4.洗澡久身子才暖和?別! 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怕冷,洗澡時常常水溫較高,而且洗澡時間也比較長。然而,較高的水溫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造成空氣中氧含量不足,心髒不好的老人血液就會供氧不足,從而引發心血管意外。建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時間最好控制在10~20分鐘之間,超過20分鐘家人要及時關注。 5.天氣冷也不能蒙頭睡 冬季氣溫比較低,不少人怕冷喜歡蒙頭睡覺,但蒙頭睡覺會使被窩內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響。對於心血管不好的患者來說,正確的睡眠方法是右側臥位,低枕,頭露被外,雙腿屈伸,同時做好保暖工作。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使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見症狀,這也往往都時患者的首發症狀,應該高度警惕,應該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對患
血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類嚴重疾患,它不僅可以阻塞相應血管的血流,造成組織和器官的供血不足及功能障礙,同時脫落的栓子會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