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肺動脈高壓患者起病隱襲,發展比較緩慢,開始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可能僅有一些氣短、胸悶,休息後可以好轉,所以對該病不易引起注意。後期隨著肺動脈壓力的進一步升高,可出現氣喘、胸痛、頭暈,容易暈厥。嚴重的患者出現右心衰的症狀,如下肢水腫、肝髒腫大,甚至出現腹水或胸水等症狀。一旦出現右心衰的症狀,患者的預後就不容樂觀了。按照美國國立衛生院的統計資料表明,一般從診斷出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後,患者的中位生存率為2~3年,比很多惡性腫瘤的存活時間還短。而且患者的生活質量很差,常常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顧。所以這種高致殘高死亡率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常規的血壓計不能測量肺動脈高壓,絕大多數肺動脈高壓是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發現,精確測量肺動脈壓力需要進行右心導管檢查,後者直接在肺動脈測壓,得到的結果最准確。所以,當發現肺動脈高壓後,最好到醫院進行右心導管檢查,明確診斷。 肺動脈高壓既是一種疾病,又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種表現。哪些疾病或哪些因素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呢? 按照國際上最新的分類,肺動脈高壓一共可分為五大類,三十幾種疾病可以引起。包括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結締組織疾病,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肺動脈高壓;由於減肥時尚的流行,部分服用過氛氟拉明、右氛氟拉明等食欲抑制劑(減肥藥的一類)的人也會患上肺動脈高壓,還有多種食欲抑制劑是否導致肺動脈高壓還在爭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