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控制好血壓。由於冬天時高血壓病人較春夏時血壓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的變化,定期復診,如果血壓有波動要及時就診。此外,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存在一些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發作。
二是注意保暖。冬季室內外溫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別對於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疾病更易發作或復發。 三是飲食清淡。很多人冬天都喜歡吃火鍋,廣州人也愛煲湯,殊不知火鍋屬於高脂高鹽飲食,老火湯也屬於高脂飲食。杜作義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高脂、高鹽、高膽固醇食物和太多進補,應選擇清淡、少鹽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過飽。 四是不宜晨練。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運動要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進行,如中午或下午。盡量避免晨練,患者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控制好運動量,避免強烈的體育運動,如登山、快跑等。 上面為大家介紹的冬季預防心肌梗塞的4項原則大家都明白了吧,冬季氣溫變化無常,患者做好防寒保暖是防止疾病的關鍵方式,注意飲食清淡,保持鍛煉,都可以防止疾病! 年輕人更需警惕心肌梗塞 很多年輕人都認為,自己正值花樣年華,怎樣會患上急性心梗這類老年疾病呢?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才導致沒有重視疾病的存在,往往一些疾病是沒有征兆的發生了。下面仔細的來了解一下年輕人更需警惕心肌梗塞! 因為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急性心肌梗死為首次發病,與老年人的長期有心肌缺血致反復心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病人的重視;其次年輕人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缺血預適應”即反復多次的短暫心肌缺血可建立側支循環具有保護作用,能夠提高心肌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年輕人發病前供應心肌冠狀動脈血管的基礎病變較輕,多為不穩定的軟斑塊,沒有明顯狹窄,因此心髒未能建立血管間的側支循環,沒有“心肌缺血預適應”的保護作用。一旦血管完全閉塞血流中斷,心肌梗死面積大,易致嚴重並發症。同時,年輕人自認為身體“健康”很容易忽視自身出現的早期症狀,即便出現早期胸部悶、痛症狀也不易引起重視,推遲就醫,從而錯過急救的最佳時機。 另外45歲以上的人群,特別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即使平時沒有冠心病症狀,也應每年做一次心髒平板運動試驗,或者做一次CT檢查,以確定是否真有冠心病,有必要時,還應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同時提醒到,如果家人有50歲以上的,家庭小藥箱裡應該有“心髒病急救藥品”的一席之地。這些藥品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等。患者出現胸痛後,除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外,還應舌下含服1片(50mg)硝酸甘油或5—10粒速效救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