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後,由於心肌電活動極度不穩定,因此非常容易發生心律失常,其中屬心室纖顫最凶險。發生心室纖顫時,心髒不能正常排出血液,迅速導致大腦與心髒本身缺血缺氧,可造成病人在短時間內死亡,即所謂的阿-斯綜合征。據臨床觀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約80%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而近半數的患者常在到達醫院之前發生意外。因此,目前主張心肌梗死一旦發生,必須要進行院前(住院前)、院中(住院期間),甚至包括恢復期的心髒監測,以防萬一。
因此,如高度懷疑患者發生急性心梗,一定要呼叫急救車,因為急救車不僅運輸速度快,而且配備了經過嚴格特殊訓練的救護人員。他們到達現場後,可以迅速判斷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診斷,還會對病人進行測量血壓和心電圖等檢查。一旦明確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會給予相應的緊急處理,如吸氧、口含硝酸甘油等,並對心髒采取監測,待病情平穩後,即妥善安排患者去醫院。路途中,醫護人員會通過對話,通知有關醫院進行救治准備。另外,若病情發生變化,還可馬上進行搶救治療。由此可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時,醫護人員還熟悉哪些醫院擅長救治急性心梗,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就近醫院,有利於得到最佳的診治。所以,對於高度可疑急性心梗的病人,一定要通過急救車護送,因為隨時都需要對患者進行搶救,而且是分秒必爭。 心梗常見的誘因如下: 1。過勞 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髒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動 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 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並不少見。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6。吸煙、大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