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症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系。此外,有人報道,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症狀的,其10年內死亡率為84%。結果表明,無症狀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與有症狀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明梗死周圍心肌有殘余缺血,這種殘余缺血往往導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醫學上將無症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症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症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預後與心絞痛患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