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年齡、病因及血液動力學改變的不同,故臨床特點在小兒不同年齡組有一定差別。心衰(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征主要是由於心髒代償功能失調、交感神經興奮、靜脈系統充血、血容量增加及鈉與水潴留所造成。
1.嬰幼兒期症狀
新生兒常表現為嗜睡、淡漠、乏力、拒奶或嘔吐等。嬰幼兒期心力衰竭的症狀常不典型,一般起病較急,病情進展迅速,可呈暴發型經過。急性心肌炎及心骨膜彈力纖維增生症發生心力衰竭時,常為急驟起病。患兒可於數分鐘或至數小時內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吸氣時胸骨上容及肋沿均凹陷,呼吸增快,常超過每分鐘60次,甚至達100次以上。同時出現嘔吐、煩躁、多汗,面色蒼白或青紫,四肢發涼,脈搏快而無力,心動過速,可有奔馬律,肺部有干啰音,表現為急性充血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如間隔缺損等多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稍慢,症狀主要為喂養困難,患兒吮奶少量即出現呼吸困難,疲勞並拒食,體重不增加。煩躁多汗,願意抱起並依靠在大人肩上(這是嬰兒端坐呼吸的表現),安靜時也有呼吸困難,常見於咳,患兒哭聲弱,有時聲音嘶啞,由於擴張的肺動脈壓迫左喉返神經所致。心前區突出,心尖搏動增強,心界擴大。肝脾腫大,其邊緣圓鈍,並有壓痛。肺部往往無濕啰音或僅有喘息音。頸靜脈怒張及浮腫均不明顯,只能通過觀察體重增加情況來判斷浮腫程度。
2.年長兒期症狀
年長兒心力衰竭的表現與成人相似,起病多緩慢。
左、右心衰竭表現如下:
(1)左心衰竭:
可見於風濕性二尖瓣病變及高血壓性心髒病等,主要症狀由於急性或慢性肺充血所引起。
①呼吸困難:常為最早期的症狀,開始較輕,僅於活動後出現,患兒活動受限,易疲勞,最後則於休息時也出現,呼吸快而淺。產生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是肺部充血引起對呼吸中樞的反射刺激增強。呼吸困難常於平臥時加重,故患兒喜取坐位,呈現端坐呼吸現象,因坐位時血液由於重力的影響多積聚於下肢及腹內,使回到右室血量減少,故可減輕肺充血,另外坐位時橫膈下降,胸腔易於擴張。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在兒童不多見。
②咳嗽:因肺充血,支氣管粘膜充血引起,呈慢性干咳。
③咯血:可咯出血以致血液通過肺血管時氧合作用不全。
④青紫,一般較重,因肺充血以致血液通過肺血管時氧合作用不全。
⑤肺部可有喘鳴音或濕性啰音。
⑥急性肺水腫:由於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部充血急劇加重,體液由毛細血管滲出積聚在肺泡內。患兒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皮膚蒼白或發绀,唇發绀,因心搏量急驟下降,故出現四肢涼,脈搏快而弱或觸不到,偶見交替脈,即脈搏一強一弱,血壓下降,心動過速常有奔馬律,雙肺有喘鳴音及濕性啰音者,患兒頻咳有血沫痰,嚴重者有大量血沫性液體由口腔及鼻孔湧出。
(2)右心衰竭:
可由於左心衰竭引起,因左心衰竭時肺充血、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室收縮期負荷增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伴有肺動脈高壓者常發生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的症狀主要為體循環充血所引起,臨床表現有:
①水腫:開始見於身體下垂體部位,嚴重病例出現因主要有二:一為腎髒對鈉及不的回吸收增高,使細胞外液增加;一為體循環靜脈壓升高,毛細血管滲入組織間的水分較回流以毛細血管及淋巴管的為多。
②肝髒腫大常伴有上得痛:急性心力衰竭者腹痛及肝髒壓痛較著,肝髒邊緣圓鈍,肝大可出現在水腫之前,故為右心衰竭早期症狀之一。慢性心力衰竭,長期肝瘀血可發生黃疸。
③頸靜脈怒張:坐位時頸靜脈怒張,用手壓迫肝髒時更為明顯(肝頸反流征)。
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因胃腸道靜脈瘀血所致。
⑤尿少,並有輕度蛋白尿及少數紅細胞,因腎髒瘀血所致。
(實習編輯:黃翠君)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類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程度的深入,高血壓的危害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所了解,降壓治療的益處也被許多大型臨床試驗
多數患者發生心肌梗死都是在醫院外,發作時身邊正好站著心內科醫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周圍人及本人的反應、處理方法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