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卒中一旦發生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腦卒中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產生損傷也很難逆轉,了解腦卒中的風險和救治尤為重要。
多數卒中都有症狀麻、突發、偏側症狀要提高警惕 專家介紹說,70%~80%的患者在卒中發生之前都有過症狀,如果平時多注意這些短暫的一過性的症狀,有助於及時發現卒中的發病風險。據專家介紹,大腦對身體有中樞性的控制作用,大腦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不同的症狀,這也是卒中症狀的發生原理:比如出現手腳無力、語言不清、意識模糊、其他功能障礙等等。 手腳無力:多為肢體麻木,而且常呈現為偏側; 語言不清:突然想講某件事情但是表達不出來、或是突然講話不清楚、出現說話時“大舌頭”、咬舌頭的情況; 意識模糊:一過性的頭暈、反應遲鈍、甚至發生突然倒地; 其他功能障礙:如單眼視力下降、缺失、看東西很模糊,或者突然一只耳朵聽不清、耳鳴嚴重,也可能出現吞咽困難等等。 專家總結說,卒中的症狀有三個明顯的特點:麻、突發、偏側。 麻是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症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麻”都是因為卒中。因為卒中的症狀多為突發、偏側的,因此如果是全臉發麻、雙手發麻可能和頸椎或周圍神經有關,並不一定是卒中。還有些人是緩慢發生的麻木感,這種可能也不是卒中。專家提醒,如果突發一邊臉麻木、單側的手腳麻木,麻木感進展很快可能就需要去急診就醫了。 此外專家還強調,卒中症狀的輕重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時是不呈正比的,因此不要認為自己只是出現短暫的症狀就不去就醫,這種觀念是非常危險的。 小卒中多數可自行緩解三成左右小卒中可轉為卒中 我們常說的腦卒中是症狀比較嚴重的,發病後會導致神經功能長期不能恢復,包含腦梗死和腦出血等病種。但還有一種短暫性的腦出血發作,被人們俗稱為“小卒中”。小卒中的症狀和卒中類似,比如吃飯時突然手部無力造成碗筷掉落、走路時突然腳部無力但走兩步又恢復正常等等。小卒中的症狀持續較短並且可能反復發作,有時一天可能反復數次,但小卒中的症狀一般24小時內是可以自行緩解的。 專家解釋道,過去人們認為小卒中的患者腦部是沒有梗死病灶的,因此很多人出現了小卒中也不會主動就醫。但目前由於觀念的更新以及設備的進步,小卒中也是可以發現病灶的,比如血管狹窄、出現斑塊、凝血功能障礙等等。據統計,小卒中約有25%-30%的幾率可能反復發作最終變成腦卒中。專家提醒,雖然小卒中的症狀是一過性的,但一旦轉為卒中再治療的效果就差了,因此出現小卒中的症狀也需要去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和篩查。 卒中有8大高危因素年輕人也可能發生嚴重卒中 專家提出,卒中原本是西方國家高發的疾病,但通過多年的宣傳教育等措施,發病率在逐步下降。然而對於社會發展和經濟改善迅速的中國,卒中的高發趨勢非常明顯,每年的發病率都會增加8%-9%左右。 但不論是腦卒中還是小卒中,它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目前公認的8大卒中原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房顫、吸煙、體力活動、明顯超重和肥胖、家族史。占有其中3個或以上的人就可以被定義為卒中的高危人群。 卒中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中青年人群中的卒中發病率也在明顯增高。三四十歲的患者多是卒中的8大因素導致。而更為年輕的人群發生卒中很可能是因為一些心髒疾病而造成的。如: 1、心髒非正常循環造成血管栓塞; 2、風濕性心髒病; 3、腦血管動脈硬化等。 但專家指出,發生卒中的病人也並不代表是這8大因素中非常嚴重的人群。卒中也存在個體化,有些人只含有部分輕度因素也會發病,有些人不止含有3個高發因素卻不會發病。因此專家提醒大家,並不能通過高危因素的多少、輕重或年紀的大小來判斷卒中病情的嚴重程度。 卒中還有誘發因素寒冷缺水加班都可能引發卒中 專家介紹,其實導致卒中發生的原因很多,不少卒中患者都本身存在基礎性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但卒中的發生還可能具有一些誘發因素,如氣候、感染、缺水、疲勞等等。 氣候:寒冷的氣候會造成卒中的高發,比如冬季卒中的發病率較高、北方卒中的發病率高於南方、寒潮到來時卒中的發病也會增多; 感染:感冒長期不愈、腸炎等內科疾病造成凝血機制的改變等都可能引發卒中; 缺水:缺水時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增加卒中的發生風險; 疲勞:年輕卒中患者有些是因為長期加班熬夜,造成身體內環境改變,長時間的疲勞也可能引發卒中。 由於70%以上的卒中會發生後遺症,包括癱瘓、失去語言能力、飲食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增加了家庭負擔。因此專家提醒網友,卒中發生以後的救治固然重要,但預防更加重要。特別是不少年輕人或是非高危的人群,通過改變一些生活習慣等措施是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發病率的。 卒中發病到治療別超3.5小時發病馬上送到大醫院 專家介紹,目前的卒中病例中,腦梗死病人大概占70%左右,腦出血的病人在逐漸減少,這和高血壓的控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卒中的急救更多的是為了應對腦梗死,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溶栓治療。溶栓治療的基本原理是用靜脈或者介入的方法給藥,用藥疏通閉塞的血管。而如果超過3.5個小時還未疏通血管,就可能增加出血或其他並發症發生的風險。因此專家認為,對於卒中病人來說,“時間就是大腦”。 專家表示,不少廣東人家中會常備安宮牛黃丸等藥物,但由於卒中的病情發展迅速,急救時需爭分奪秒,在無法判斷自己病情時最好不要因為服用這類藥物而耽誤救治的黃金時間。 在卒中症狀發生以後,需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者叫附近的人協助送患者去醫院就醫。專家提醒,最好選擇大型三甲醫院等綜合實力、神經科實力、急診科實力較強的醫院,如果將病人送去沒有做溶栓治療或介入治療的小診所、小醫院,就很可能因轉院而浪費病人寶貴的搶救時間。 對於卒中的急救,國際和國家都有嚴格的要求,從卒中病人送到醫院到做溶栓治療之間的時間盡量不要超過60分鐘。在我國,卒中由救護車送來醫院的時候首先需要分科,然後由臨床醫生判斷是否確定為卒中,再進行影像檢查,同時抽血化驗,最後再進行溶栓治療。 專家還介紹說,有種車載CT技術可以大大縮短卒中的急救時間,接到病人後可以通過視頻與專科醫生進行對接,再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做CT檢查。車載CT能夠在病人到院之前完成影像檢查,對於縮短救治時間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這種救治理念非常值得提倡。 卒中的康復與急救同等重要卒中康復訓練注意哪些? 專家表示,目前很多人對卒中急性期的救治已非常重視,但卒中的康復期對於提升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專家強調,如果卒中偏癱患者沒有得到正規的康復則很難恢復正常的身體功能,甚至增加並發症的發生。 對於卒中患者來說,康復訓練的規范、及時、長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患者的生活難以自理,因此家人和陪護的協助必不可少。 腦卒中康復訓練需要規范:專家表示,康復早期可以選擇在正規的康復機構進行,不但可以及時避免部分並發症的發生,還可以教會患者的家屬或陪護人員正確的訓練方法,以便康復後期可以在家自行訓練。 腦卒中康復訓練的及時性:雖然強調康復訓練要及時,但這不適用於每個病種。專家強調,對於腦梗死的病人,特別是梗死面積不大、顱內高壓不明顯的患者建議盡早進行康復訓練;而對於腦出血的病人則最好絕對臥床一個月左右,待顱內高壓或腫脹消除之後再進行訓練,防止再次出血的發生。 腦卒中康復訓練的長期性:卒中患者的住院時間一般為一到兩周,而康復期則需要持續一年以上。如果康復訓練在期間中斷,還可能會失去已經獲得的康復成果。 預防卒中要及早篩查哪些人要每年做頸動脈彩超? 目前,卒中已經代替腫瘤及感染成為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我國每年平均新增200萬左右的卒中新發病例,卒中患者存量大概保持在750萬人左右,對於中國來說,防治卒中行動迫在眉睫,卒中的篩查因此顯得尤為重要。 專家介紹,卒中的篩查需根據被篩查者的高危因素有針對性的解決。首次檢查腦血管可以利用頸動脈彩超等無創影響檢查的方式進行篩查。專家表示,頸動脈的作用是為大腦供血,通常容易較早、較明顯的表現出問題。頸動脈的健康與否可以間接反映出腦部血管的變化。 專家告訴 網友,心腦血管病是個體化很強的疾病,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專家建議年紀較大、有明顯腦內大動脈狹窄的人群可以一年篩查一次,而普通人或危險因素較低的人則不需要將頸動脈彩超列入年度常規體檢的項目中。 預防卒中首先要控制血壓高血壓警惕這些誤區 專家表示,高血壓是我國卒中常見的高危因素之一,不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的控制程度影響著卒中發生的幾率。專家介紹,以下幾個觀念可能造成高血壓患者的病情難以控制: 1、“高血壓吃藥要吃一輩子”:不少人抗拒吃降壓藥都是出於這個理念,特別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更甚。但專家告訴我們,高血壓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造成的,吃藥是為了起到協調作用,對於高血壓患者,長期的服藥是有必要的。 2、“降壓藥只要吃了就行”:專家表示,高血壓用藥需要達到標准,僅僅是服藥卻沒有達到安全水平,也可能對病情造成不利的影響。 3、“高血壓僅僅吃藥就好了”:不論是高血壓還是高血脂,都需要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運動和低鹽飲食都能輔助身體進行血壓、血脂的調節。心肌梗塞患者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心肌梗塞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專家指出,心肌梗死患者生活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患者生
心律失常常見的藥物治療 1、早搏 對病理性早搏,可適時、適當選用抗心律失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