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易被當作感冒漏診
心肌炎是由於病毒、細菌、其他病原體、自身免疫反應以及毒物反應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性改變,在各種導致心肌炎的因素中,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即“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率最高,部分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屬於“嗜心性病毒”,特別“喜歡”侵犯心髒,可直接損害或引起免疫反應損傷心髒。另外,像粘病毒、腺病毒以及麻疹、腮腺炎、巨細胞病毒等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但在兒童當中,也有因細菌毒素、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引起的心肌炎。 一般來說,約有半數患兒在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由於症狀不典型而僅表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所以容易造成漏診。 留意孩子是否有歎氣樣呼吸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現可以是心悸、胸悶、心前區隱痛、氣促等等。年齡較小的患兒自己不會說這些症狀,家長如發現孩子感冒後出現面色蒼白、疲倦乏力、嘔吐等表現,應及早帶孩子就診。另外,根據長期臨床觀察,歎氣樣呼吸也是小兒心肌炎的特有症狀。 來醫院就診以後,醫生常常能發現這些患兒有心率改變,或心率增快,或心率變得緩慢,嚴重者還可出現心界擴大、心髒雜音等。 治好鼻咽炎可預防心肌炎 對於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預防,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根據氣溫變化,給小兒增減衣物,預防感冒,同時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根據臨床觀察,80%的心肌炎復發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因此積極治療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復發的重要措施。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避免功課過勞,因為心髒是最怕勞累的器官之一。 ●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讓孩子少吃燒、烤、煎、炸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平時也可根據孩子的體質進行食療調理。 專家支招:如何治療小兒心肌炎 1、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藥,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