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甜蜜陷阱”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披露了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員克裡斯汀·卡恩斯發現的內部文件,揭露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制糖業“刻意操控”營養學研究,淡化糖制品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系,卻將飽和脂肪推出來“背黑鍋”的故事。
盡管被“妖魔化”的飽和脂肪並非完全無辜,但半個世紀以來,制糖業以科學的面目粉飾真相,任由“甜蜜的毒藥”逐漸侵蝕人們的健康,仍然令世人震驚。
上世紀中葉,心髒病在美國男性中導致的高死亡率,引發了對風險飲食因素研究的熱潮。糖類和飽和脂肪,被科學家視為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
根據被披露的文件,當時的美國糖研究基金會副主席約翰·希克森敏銳地意識到,風險和機會同時降臨了。如果能說服美國人接受低脂飲食,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用餅干取代奶酪作為零食。他預計碳水化合物將從脂肪那裡奪回20%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糖類的人均消費額將增加超過三分之一。這筆意外之財,是個足以打動精明商人的天文數字。
1964年,希克森計劃通過“合法的科研項目”扭轉輿論“對待糖的消極態度”,並在這場跷跷板般的拉鋸戰中,巧妙地將黑鍋甩到對手頭上。
因此低脂飲食獲得了一些健康權威專家的背書。1977年,赫格斯特德參與起草的美國聯邦政府第一版膳食指南中,提醒人們減少飽和脂肪和膳食膽固醇攝入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卻對糖的影響只字未提。這種觀念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直到今天,人們才開始逐漸意識到糖與慢性疾病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多流行病學報告指出,攝入糖分過多可導致代謝綜合征、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進而增加患Ⅱ型糖尿病、心髒病、中風、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今年8月,美國心髒協會發布一份報告,建議兩歲以下兒童不額外攝入糖分,兩歲以上兒童從糖類中攝取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
如今的人們,對飲食健康愈加注重,低糖、低鹽、低脂、戒煙限酒,依然是遠離疾病的健康飲食習慣。
概 述 而高血壓這種疾病在我們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威脅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特別是
概 述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經常看到在操場上、廣場上人們運動的身影,有些人在打球後或快跑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