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診的目的及內容:病人開始治療後的一段時間,為了評估治療反應,使血壓穩定地維持於目標水平須加強隨診,診視的相隔時間須較短。隨診中除密切監測血壓及病人的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的改變以及觀察療效外,還要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向病人進行宣教:
1.讓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壓、危險因素及同時存在的臨床情況,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了解終生治療的必要性。
2.為爭取藥物治療取得滿意療效,隨診時應強調按時服藥,讓病人了解該種藥物治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後者一旦出現,應及早報告。
3.深入淺出地耐心向病人解釋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療意義,自覺地付諸實踐,長期堅持。
隨診間隔:隨病人的總危險分層及血壓水平而定。
若病人血壓升高僅屬正常高值或1級,危險分層屬低危(表3),僅服一種藥物治療,可安排每6個月隨診一次;較復雜病例隨診的間隔應較短,經治療後,血壓降低達到目標,其他危險因素得到控制,可以減少隨診次數。若治療6個月,血壓仍未達目標,應考慮將病人轉至高血壓專科門診。
應特別強調的是:暫時決定不予藥物治療的病人應同樣定期隨診和監測,並按隨診結果考慮是否給予抗高血壓藥物,以免延誤。
減藥:高血壓病人一般須終生治療。病人經確診為高血壓後若自行停藥,其血壓(或遲或早)終將回復到治療前水平。但病人的血壓若已長期控制,可以試圖小心、逐步地減少服藥數或劑量。尤其是認真地進行著非藥物治療,密切地觀察著改進生活方式進度和效果的病人。病人在試行這種“逐步減藥“時,應十分仔細地監測血壓。
記錄:一般高血壓病人的治療時間長達數十年,治療方案很可能多次變換,包括藥物的選擇。最好建議病人詳細記錄其用過的治療及療效。醫生則更應為經手治療的病人保存充分的記錄,隨時備用。
概 述 我一個親戚,輩分比較大了的,前一陣子聽他家裡人說得了腦動脈硬化,這兩天在醫院裡觀察治療。我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血脂異常。 日前,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