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護理 >> 飲食調理 >> 外出吃飯高血壓風險升6% 血壓維穩要保持微餓

外出吃飯高血壓風險升6% 血壓維穩要保持微餓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飯,患上前期高血壓症狀的風險就會提高6%。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的研究者對501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除了性別、體重和運動量外,在外用餐的次數也與前期高血壓之間存在著關聯。這一關聯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明顯。

  前期高血壓指的是血壓偏高,但還未被確診為高血壓的階段,這種情況在年輕群體中較為普遍。研究發現,501名受訪者中有27.4%出現前期高血壓症狀,2.2%是高血壓患者。這兩類人群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約12次,而血壓正常的受訪者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約9次,他們常去的場所包括學校餐廳、餐館和周圍的大排檔等。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前期高血壓,受訪男性中有50.9%屬於前期高血壓,而女性只有9%。此外,缺乏鍛煉、體重超重和吸煙者出現前期高血壓症狀的概率也更高。

  研究指出,與在家烹饪的菜肴相比,外面的食物通常含有更高的鹽分和脂肪,人們在外用餐時攝入的蔬菜和水果分量也較少,這些都會導致血壓升高。

外出吃飯高血壓風險升6% 血壓維穩要保持微餓

  高血壓患者的生活作息要規律

  夏季將至,飲食和生活作息的規律,都應注意按節氣調整。不良的習慣,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特別是飲食習慣的不規范,很容易讓患有高血壓的人群病情復發。因此,高血壓患者更應注意飲食。

  高溫預警血壓別過紅線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患者並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因素均高於正常血壓者,以腦卒中為例,70%至80%的腦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壓病史。

  高血壓的診斷標准為: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者可診斷為高血壓。雖然高血壓的並發症、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但是通過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以達到預防和控制血壓的目標。

  該吃什麼五多一少原則

外出吃飯高血壓風險升6% 血壓維穩要保持微餓

  對於高血壓患者的正確飲食習慣,DASH飲食是由1997年美國的一項大型高血壓防治計劃發展出來的,是公認的最健康飲食方式之一。DASH飲食的原則是五多一少,即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節制飽和脂肪酸。通過以多營養、全方位改善健康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其不僅適用於高血壓患者,對健康人也同樣適宜。

  維持血壓要做好5個要點

  高鉀

  富鉀食物在食譜中經常"露面"不僅直接有益於血壓的控制,還能避免某些降壓藥的副作用。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都富含鉀。

  補鈣

  鈣不僅能維持骨頭強健有力,軟組織同樣需要它,適當的鈣營養能保持血壓穩定,其作用機制與鈣能抑制甲狀旁腺分泌一種致高血壓因子有關。富含鈣的食品首推奶制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花生、魚蝦、紅棗、鮮雪裡蕻、蒜苗、海帶、紫菜等也很重要。

  補鎂

  缺鎂與高血壓有明確的相關性,鎂缺乏還會出現在長期應用利尿劑的高血壓病人,重視鎂的補充有助血壓的控制。大豆、魚、綠葉蔬菜、堅果、花生醬及酸奶等富含鎂元素。

  保持輕微饑餓

  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保持體重在正常水平往往讓血壓的控制變得更容易。同時,多種降壓藥都可能帶來對糖代謝、脂代謝的不良影響,餓一餓肚子將是非常有益的。

  低鹽

  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減少醬油的食用量,醬油3-5毫升相當於1克鹽。鹹(醬)菜、腐乳、鹹肉(蛋)、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熱門文章
動脈硬化如何防治

概 述 動脈硬化簡單來說也是和供血不足有關,而且也發生在身體各個部位,不同部位就會引起不同的疾病,

高血壓患者患糖尿病幾率高

近年來,高血壓與糖尿病的密切關聯被進一步證實。相關研究顯示,四成高血壓患者10年後會患上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