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增加,其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誘發因素為呼吸道感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養成怎樣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才能安安穩穩呢?
一、什麼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於任何心髒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
二、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
心衰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乏力(活動耐量受限),以及液體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心衰為各種心髒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發病率高,是當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心力衰竭症狀、體征穩定1個月以上定義為慢性穩定性心力衰竭。
三、心力衰竭患者需養成的良好習慣
1、飲食:宜低脂飲食,戒煙,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體重指數(BMI)≤24,BMI=體重(kg)/身高2(m2)。
①、限鈉:心衰急性發作伴有容量負荷過重的患者,要限制鈉攝入<2g/d。一般不主張嚴格限制鈉攝人和將限鈉擴大到輕度或穩定期心衰患者,每日<5g即可。
②、限水:重低鈉血症及嚴重心衰患者液體量應由專科醫生處理。輕中度症狀患者並不常規限制液體。
③、以優質蛋白、多維生素、易消化為宜。建議少量多餐,因飽餐會增加心髒負擔,誘發心衰加重。保持大便通暢,提高膳食纖維攝入的比例。
2、運動:
心衰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多做被動運動以預防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臨床情況改善後在不引起症狀的情況下,鼓勵體力活動。運動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改善生活質量。心功能分級I~III級的穩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應考慮接受運動康復。有氧運動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康復的主要形式。研究證實有氧運動對於慢性穩定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
①、運動形式:有氧運動種類包括走路、踏車、游泳、騎自行車、爬樓梯、太極拳等。運動時間為30~60min,包括熱身運動、真正運動時間及整理運動時間,針對體力衰弱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建議延長熱身運動時間,通常為10~15min,真正運動時間為20~30min。運動頻率為每周3~5次。
②、運動強度:運動強度的因人而異,以運動過程中不感覺勞累為標准,運動時無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如出現上述不適症狀需停止運動。
3、心衰加重的臨床表現:
疲乏加重、運動耐力降低、靜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鐘、活動後氣急加重、水腫(尤其下肢)再現或加重、體質量增加等。每日測定體質量以早期發現液體潴留非常重要。如在3天內體質量突然增加2kg以上,應考慮患者已有鈉、水潴留(隱性水腫),需要利尿或加大利尿劑的劑量。
4、避免誘發因素:
①、過度勞累和體力活動、情緒激動和精神緊張等應激狀態;
②、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種感染;
③、不依從醫囑,擅自停藥、減量;
④、飲食不當,如食物偏鹹等;
⑤、未經專科醫生同意,擅自加用其他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抗心律失常藥物等。
概 述 人們所說的心悸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是自覺心髒跳動的不適感覺,也會感覺心慌,這時候一般心率
1、二尖瓣分離術 分為閉式和直視式兩種,閉式二尖瓣分離術適用於年齡在55歲以下,心功能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