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顏教授介紹,早在100多年前,醫生就猜想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在心髒疾病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隨著醫學的發展,大量證據表明,包括抑郁和焦慮在內的精神心理問題對人的心髒有不良影響。自2008年起,美國、歐洲及加拿大等國家指出,對於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應常規進行抑郁篩查,這是數十年來雙心醫學通過科學論證逐步發展的結果。
雙心醫學發展簡史
心身疾病認識深入啟動雙心醫學發展劉梅顏教授介紹,1980年美國心身醫學研究所將心身疾病定義為“由環境心理應激引起和加重軀體病變的疾病”。其中明確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冠狀動脈痙攣、神經源性心絞痛、陣發性心動過速、原發性心動過緩、功能性期前收縮和心髒神經症等心血管疾病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即目前所指的雙心疾病范疇。
1998年,來自世界各地的38位專家召開了心理-心髒病學現狀及共識會議,規范了心理-心髒病學的概念、研究手段及干預治療等。此後,歐美對心理-心髒病治療干預進行評估,促進了雙心醫學的快速發展。
醫學模式轉變促進雙心醫學發展劉教授還介紹說,20世紀70年代,恩格爾(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指出社會發展、環境改變及壓力增加會導致慢性疾病發生。這些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將取代傳染病成為危害人類的重要疾病。
劉教授說,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心理疾患將成為社會負擔最重疾病。社會心理因素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對預後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時,必須研究社會-心理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雙心醫學無疑是對新醫學模式的最好诠釋。
流行病學資料及現狀
抑郁好發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劉教授認為,盡管各項研究的樣本量及抑郁的評價標准不同,但取得的結果相對一致: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後抑郁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美國國家健康調查顯示,心髒病患者重症抑郁發病率為9.3%,而無軀體疾病者發病率為4.8%;其他慢性疾病的抑郁症發病率為7.9%~17%。研究發現抑郁與慢性疾病往往共存,而這類患者更易尋求急診的幫助、住院次數較多、住院時間和康復時間也更長。
抑郁使心血管疾病預後惡化劉教授指出,抑郁程度與心髒事件間存在線性關系:抑郁越嚴重,心髒事件發病越早、病情越嚴重。各研究間樣本量、入組標准、選取變量、終點設定、隨訪時間等諸多不同使結果存在差異,但仍可發現共同的趨勢:在患者發生心梗後的1~2年,若合並抑郁會使心髒事件再發風險加倍。
中國的雙心流行病學資料及存在問題劉教授還指出,針對心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礙的國內研究多局限於區域或回顧性分析。另外,中國雙心疾病的識別率和治療率仍較低。研究顯示,急性心梗後抑郁的及時診斷率不到10%,而有效干預措施的實施更少之又少。其原因在於心髒科醫生對疾病認識不足,且抑郁與心梗所致的軀體虛弱等症狀間存在相似性,難以分辨。
2005年1月~2月在北京10家二、三級醫院的心血管專科門診對連續就診患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3260例患者中,焦慮發生率為42.5%,抑郁發生率為7.1%。在心血管科最常見的冠心病和高血壓人群中,抑郁發生率分別為9.2%和4.9%,焦慮發生率分別為45.8%和47.2%。
如何應對“雙心”患者
抑郁是高致殘、高發病疾病,從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到對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對人的影響無處不在。劉教授指出,目前迫切需要改變我國雙心疾病低識別、低治療的現狀,建議應從篩查入手,建立規范的雙心疾病診療流程。
目前證據顯示,大約有一半心血管醫生認為應該對他們的患者進行抗抑郁治療,但很多抑郁患者由於漏診而不能及時接受治療。有很多病例表明抑郁可能在心髒病事件發生前就有,或是發生後持續存在。抑郁會使心髒病預後惡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對原有心髒病的治療依從性差、心髒康復的機會較少、生活質量更差。因此,需要評估心髒病患者的抑郁狀況,便於合理制定治療目標。
劉教授最後指出,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無論是處於疾病的早期、中期或晚期,均應常規關注情緒及心理,建立簡單篩查機制。對共病患者進行及時干預治療會改善心血管疾病預後,對篩查陽性者應考慮該患者現有抑郁或焦慮狀態的可能持續時間、需要采取的治療方式、如何隨訪和後續的治療計劃等。
心髒、血管病了的10種症狀 心血管的健康是人體健康的主要評判標准,對於大家來說,關注心血管問題是一個比較直接而有效的方
1、智力低下:約有2/3以上患兒智能落後,約1/4為重度智能落後,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能更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