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康復治療既是一個“溫暖工程”,又是一個重塑人類倫理、道德新長城的“精神工程”;既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又符合國家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
中國科學院於2009年發表的《中國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發展路線圖》指出,2050年前後,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將成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脅。
1、心腦血管疾病一旦發病,就會顯現出“五高三低一多”的特點,即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治療費用高;
2、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療達標率;
3、並發病多。
因此,它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面對心血管疾病流行,單純著眼於急性期治療往往無法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和病死率,也對改善生存質量及促進社會回歸收效有限。
以前人們認為心髒病治療僅限於被動地打針吃藥,最多就是接受心髒手術、支架治療,並且錯誤地認為這些心髒病病人只能天天在家臥床休養,以靜養病,什麼運動都不能再做了,也就是心髒病一概需要“靜養”,有些想運動的心髒病人也十分擔心“動出毛病”。有些剛從一次心髒病發作中恢復過來,或者剛動完心髒手術,或被診斷為心力衰竭病人,則會灰心地認為自己以後只能靜養了,對恢復以前的工作和生活覺得希望渺茫?正是由於這些對心髒疾病治療認知的誤區,許多心髒病人勞動力下降甚至喪失,生活質量較發病前明顯降低。
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血管事件而反復住院甚至死亡的人數相對較多,由此造成的醫療費用支出巨大,負擔沉重。
目前心髒疾病的治療已不僅是疾病本身的治療,還應該包括心髒疾病的預防和心髒疾病的康復;特別在發生心肌梗死等心髒疾病後,康復訓練和臨床藥物治療更是兩個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治療環節,適當的藥物治療可以相對增強患者的運動能力,提高訓練水平和效果。同時運動訓練的有益效應也有助於逐步減少用藥量,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停止部分用藥。
有數據表明,與未接受康復治療的病人相比,進行心髒康復的病人總死亡率能夠降低27%,冠心病死亡率減少31%。而且,心髒康復性活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減少疲勞感,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患者較少焦慮和抑郁,體力活動容量加大,患者主觀感覺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心髒康復治療可以顯著縮短住院天數、減少再住院率、減少醫療費用。
所以說:“心髒康復是心髒病人心身健康的治療選擇。”不管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心肌病,抑或經過心髒外科手術或其他治療,例如冠脈搭橋、冠脈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或瓣膜置換手術的病人都可以從心髒康復治療中受益。
心髒康復是在心髒病正確的診斷和常規的藥物以及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運動為主的非藥物治療。
心髒康復不是健身運動,是一個綜合和長期的治療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心肺功能評估、監護下功能恢復訓練(即由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等不同情況,給患者量身定做一套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並要根據患者恢復的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這裡的運動也不是動腿動手那般簡單,而是采取專門的“運動處方”,在運動方式、運動強度、時間和頻率上大有講究。)、心理支持、醫學監督和定期隨訪,這樣可以幫助患者了解與自己的疾病相關的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與判斷自己的病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且配合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合自身情況的運動治療,從而早期恢復活動,不但達到生活自理,更可以減少心理壓力和疾患,早期回歸生活,回歸社會,恢復工作,也有益於減少心髒病並發症的發生、防止心髒病病情惡化,減少社會、家庭和患者的經濟負擔,大大節約醫療資源。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心髒病人也隨之增多,尤其是老年心髒病人更是多見,心衰的老年患者病情
腦栓塞是一種危害很嚴重的疾病的疾病,治療不當更會導致並發症的產生,在平時我們要怎樣去更好的預防呢呢?相信我們只要了解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