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康復治療 >> 腦卒中康復護理研究進展

腦卒中康復護理研究進展

  腦卒中(以下稱卒中)在我國由於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1],已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隨著治療水平的提高,病死率會下降,但發病率和致殘率將會增加。雖然卒中所致功能障礙目前在藥物治療方面無重大突破,但近年康復治療和護理有所發展。一般認為康復醫學是繼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之後的一門新興學科[2],經幾十年的實踐與發展,其對卒中的療效已獲廣泛肯定。尤其早期康復介入可顯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殘率[3~6],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從身心殘障中恢復,重返社會。

腦卒中康復護理研究進展

  1康復護理時間

  近年來,卒中康復護理重視早期進行。有的在發病24h內介入[7],如重症腦出血病人,在監測、維持病人生命體征的同時介入康復護理(保持良肢位)。也有的提倡腦梗死後3d、腦出血後3~5d介入。多數意見是在病人生命體征穩定、神志清楚、神經系統症狀不再惡化48h後再行康復介入[8~10]。卒中急性期病人病情變化快,對護理技術要求高,既要求對生命體征的護理,也要求較多預防性和對症性康復護理。

  2康復體位護理

  卒中急性期病人常伴意識障礙,在不影響搶救工作的前提下,可進行康復體位擺放和適量的關節活動。康復體位又稱良肢位,可防止、對抗患肢痙攣的出現,防止關節受損和早期誘發分離運動。卒中癱瘓常由肌肉弛緩期向痙攣期轉變,此轉變既是疾病恢復的自然趨勢,亦為進一步恢復的障礙[2]。常用的體位:①仰臥位。非理想臥位,可因緊張性迷路反射使下肢伸肌張力增高,也易使偏癱下肢外旋、足趾受壓而致足下垂。但卒中急性期需接受多種處置,仰臥位較為方便。要求患側肩胛下墊一小枕頭,膝關節屈曲,足部避免被褥壓迫,上肢伸展、外旋。②患側臥位。最重要的體位,可抑制上肢屈肌痙攣和下肢伸肌痙攣;並因壓力刺激傳入,利於患肢感覺功能恢復。擺放時頭部要有良好支撐(枕頭);患側上肢前伸,與軀干夾角大於90°;肘關節伸展;手指張開,掌心向上;健側上肢放於身上或身後枕上;健腿屈曲向前,置於體前另一枕上,髋關節屈曲;患側下肢在後,髋關節微後伸,膝關節略屈曲。③健側臥位。健側在下,患側上肢下墊一枕頭,患肩前屈90~100°;肘關節伸展,腕關節、指關節均伸展放於枕上;患腿屈曲向前,置於體前另一枕上,髋、膝關節自然屈曲。此體位對患側上肢的屈肌痙攣及下肢的伸肌痙攣具防治作用。④半臥位。除用於短時過渡外,此體位最不提倡。因半臥位時屈頸程度大,易產生緊張性頸反射,導致上肢屈肌易化及下肢伸肌易化,加重痙攣。如確需使用,應於患側大腿外側及膝部各墊一軟枕,使膝關節屈曲,抑制大腿外旋。上述康復體位不僅適用於卒中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症期亦可起到維持性治療作用。⑤坐位。除少數病人因體位性低血壓需采取半臥位短時過渡外,多數病人可直接從臥位進入坐位。坐位分床上坐位和輪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關節保持近於直角。輪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過度,可在其背後置一硬板,以保持軀干直立、髋關節屈曲。

  3運動功能康復護理

  運動功能康復包括被動按摩,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坐、站、走和生活活動訓練。其中主動運動可提高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各系統生理功能而很受重視[8]。Robinson等[11]認為自主性鍛煉與提高生活質量相聯系。因此,應盡量鼓勵病人做患肢主動運動。被動活動、被動按摩即取仰臥位,由上到下、由近到遠、先健側後患側做各關節、各方向、無痛范圍的輕柔被動活動和按摩。手法要緩慢、有節奏、力度輕柔,一個動作需3~5s。對伴有疼痛的關節,訓練前可行熱敷等物理療法。

  3.1上肢康復訓練

  肩關節被動運動,包括前屈、內收、外展、內旋、外旋,一般可完成全關節活動范圍;若肩關節處弛緩期,僅能完成正常活動的50%;忌牽拉關節。手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可預防腕關節、指掌關節屈曲攣縮及拇指關節攣縮,促進拇指和手功能改善,手部各關節要全范圍運動。上肢康復訓練時可采用主動輔助運動,即雙手十指互扣,用健側上肢帶動患肢在胸前上舉,然後屈肘,雙手返回胸前[12],此法不僅用健肢保護了患肢,也是生活部分自理的鍛煉。

  3.2下肢康復訓練

  ①橋式運動。是偏癱病人臥床期間常用的一種訓練,可提高骨盆控制力,誘發下肢分離運動,緩解軀干及下肢痙攣,提高床上自理能力。取仰臥位,雙手十指互扣,雙上肢上舉,雙腿屈膝,雙足支撐於床,將臀部主動抬起,保持骨盆水平位,此時病人體形似“橋”。②患側下肢屈曲訓練。主要是屈髋屈膝動作訓練。取仰臥位,雙手十指互扣舉至頭上;幫助者一手持患足於背屈位,足掌撐於床面,另一手持患膝關節,保持髋關節內收位;患足貼床向後滑動(完成髋、膝關節屈曲),然後緩慢伸直下肢,如此反復進行[12]。屈髋屈膝訓練可以抑制患側下肢伸肌的異常活動,促進下肢分離運動出現。

  4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

  急性卒中病人約51%有吞咽障礙[13]。吞咽障礙者因影響進食,可致脫水及營養不良;亦可因誤吸而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楊亞娟等[14]報道,除意識障礙者可暫用鼻飼外,中、重度吞咽障礙者均可經康復訓練取得良效。方法有吸吮訓練、喉抬高訓練、咽部(舌根、軟颚、咽後壁)冷刺激。對輕度障礙者主要是攝食訓練和選擇合適進食體位。隋廣蘭[15]則從訓練吞咽相關部位功能開始,如用蜜蜂按摩口腔粘膜及舌、訓練發音運動、訓練舌肌及咀嚼肌運動、訓練頰肌和喉部內收肌運動。訓練有效後,再行攝食訓練。經康復訓練後有效率達89%。進食時應注意:①取坐位或半臥位,頭略前傾;②選擇有一定口感的食物,以利咽部感知;③食物形態以不松散、有粘度但又不致粘附口腔為宜;④食速宜慢;⑤進食時注意力集中。

  5失語病人的康復護理

  大腦優勢半球語言中樞受損時則發生失語。失語一般分運動性失語(構音困難)和命名性失語(遺忘性失語),護士應根據失語類型、程度確定交流方式。①多與病人溝通,觀察失語類型和現有語言能力,了解其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建立良好護患關系。②耐心說明失語康復的可能性、語言訓練的重要性;幫助病人樹立信心,積極配合訓練。③按語言治療師的訓練計劃和要求執行,循序漸進,反復練習。④借暗示、提醒或轉移話題幫助病人克服交流障礙。⑤培訓陪護人員,取得家屬配合。

  6認知障礙的康復護理

  有研究表明,卒中後認知損害的發生率為35.2%[16],以記憶、定向力、語言及注意障礙為突出。認知障礙曾被認定為不可逆損害,近年發現,部分腦細胞可因刺激而再生[8]。因此,康復訓練對減緩認知障礙有益。廣義的認知障礙包括失語,定向力障礙,失認,失用,智能,記憶障礙等。

  6.1記憶障礙的康復護理

  ①視覺成像術。向病人講述系列圖片,讓其復述。②數字記憶。將較長一串數字先分段記憶,然後連續記憶。反復練習,並逐漸增加內容。③記日記。通過回憶每日經歷訓練記憶力。④貼字條。將室內各種物品貼上名稱,經常閱讀,幫助記憶。

  6.2失認失用的康復護理

  ①對失認側肢體進行冷熱刺激、按摩、敲打。②將顏色鮮艷的物體、燈光等在失認側移動,以刺激視覺。③反復將病人轉向忽視側,增強對忽視側刺激。④健手越過中線,作拿取忽視側物品練習。⑤拼圖、搭積木、繪畫練習,有利於結構性失用的康復。⑥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訓練有利於失認的康復。

  7心理障礙的康復護理

  卒中病人因發病急,對自身、家庭皆為突發事件。隨之而來的經濟負擔、社會角色的轉變,加之對疾病預後的恐懼易致病人心理障礙。在卒中發病後半年內約有50%以上病人伴不同程度心理障礙,以抑郁和焦慮為主[17]。護士應以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行為去了解、熟悉病人,掌握病人病前的適應能力、性格、人格,以便制訂並實施心理護理。卒中急性期病人因不了解病情和預後,常表現為焦慮、慌亂甚至恐懼,此時鼓勵病人面對現實,配合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康復治療階段,病人常因急於求成而逐漸失望、悲觀、抑郁。此時爭取家屬配合,從生活上、精神上給病人安慰和幫助。在ADL訓練中,任何微小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同時加強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訓練進步利於改善焦慮和憂郁;而心理上的支持與治療對卒中康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18~20]。

腦卒中康復護理研究進展

  8痙攣的康復護理

  痙攣是卒中偏癱必經過程,且很多病人終止於此。因此,預防、減輕痙攣,促進痙攣肌群的拮抗肌興奮就成了現代卒中康復理論和技術的核心問題。在偏癱康復治療中,要求24h管理的實質是24h抗痙攣模式。康復護理中防痙攣不僅限於臥位,且貫穿於各種體位和活動中。①利用姿勢反射降低肌張力:如面部轉向患側,易化患側上肢伸肌,抑制屈肌;站立時腰向右旋轉,則右上肢屈肌易化、右下肢伸肌易化,向左時則反之。②利用慢牽張反射降低痙攣肌群的張力:慢牽張反射使肌梭感受適應、興奮性下降而致肌張力降低。③運用腱器官受強壓時引起肌肉保護性松弛的生理特性。④有節奏擺動軀干緩解軀干肌張力增高:仰臥屈膝,雙足支於床面,有節奏、緩慢擺動雙膝,並逐步加大擺動范圍;膝擺動時帶動軀干自然擺動。⑤早期負重利於正常肌力產生:上肢屈肌痙攣者可采用患側肘支撐及掌支撐,利於上肢伸肌易化,抑制屈肌痙攣;將重心向患足轉移可確保小腿後部肌群得到有效牽張。

  9ADL的康復護理

  ADL訓練包括進食、大小便、入廁、穿衣、沐浴、床椅轉移、行走、上下樓梯、整潔、修飾10項內容,可穿插在上述功能康復的過程中進行,並隨運動、言語、認知功能的提高而提高。但需防止ADL訓練中健側功能代償過度而致患側失去功能恢復機會。故建議在病人殘損功能不再恢復時進行全面ADL訓練,發揮健側替代功能,提高自理能力[2]。

  

熱門文章
34周胎兒心率不全有早搏二聯律怎麼辦

概 述 對於沉浸在有孩子的幸福海洋中的准爸爸和准媽媽來說,其實更加注重的不是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更

心衰是什麼病啊?

   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霉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髒疾患等均可引起心髒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