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血壓的防治已逐漸普及,深入人心,但是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下降,高血壓的防治仍然存在一些誤區,所以還需進一步澄清一些錯誤觀念,更加科學,規范化的管理好血壓,把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腦血管損害降低到最低。
在高血壓的防治過程中我們主要遇到以下問題困惑著大家,現分析如下。
1、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升高,是一種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
這一錯誤認識在一部分高血壓朋友中廣泛傳播,特別是在老年朋友當中尤為突出,使得這部分高血壓患者放棄了高血壓的治療。那麼老年人血壓升高沒有危害嗎?答案當然不是,因為老年人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仍然是心腦血管病,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量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觀察都表明,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少於血壓升高者,所以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應該考慮降壓治療,特別是血壓大於160/100mmHg時更應該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
2、血壓控制正常後,就不用服降壓藥了。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高血壓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心血管綜合征,目前還沒有辦法治愈,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控制各種危險因素,長期、甚至終身服用降壓藥。大量實事表明:長期穩定控制血壓,可以延長高血壓患者的壽命,因為高血壓患者在服藥後血壓正常,是在藥物控制下所達到的平衡,停藥後,血壓會反跳,再次升高,甚至出現波動,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更大。正確的做法是,在血壓控制正常後,維持一段時間,在冬季及季節交替時不要減藥,最好在熟悉你病情的醫師指導下,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一般來說,只有單純性高血壓病,沒有心腦血管腎等疾患,而且能夠嚴格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醫生才建議減少藥量,同時減藥過程中,每日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水平隨時調整劑量。
3、服用了降壓藥物,不重視改善生活方式。
部分高血壓朋友因為工作和認識上的錯誤,認為自己長期規范地口服降壓藥物,就可以減少高血壓的危害,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不重要,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高血壓是一種不良生活方式病,只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再配合藥物,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心髒健康的基礎包括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及心理健康。好的藥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的心情,和諧的家庭都是高血壓的良方;許多高血壓的朋友已經用了2-3種降壓藥,而且頻繁換藥,血壓仍然控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忽視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4、擔心藥物副作用,不願意過早服藥,產生藥物依賴,或擔心過早服用降壓藥,以後會無藥可醫。
這也是一種錯誤觀念。因為血壓升高會不知不覺地損害全身血管,導致心腦腎等重要髒器損傷,發生功能障礙。所以早期有效地控制血壓,可以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降低腦卒中,腎功能衰竭及心衰的發生,如果聽之任之,並且已經發展到動脈硬化,心腦腎等功能障礙,此時失去了藥物治療的最佳時機,任何藥物也不能逆轉;而且目前所用的長效降壓藥物,很少產生耐藥性,長期、合理、規范用藥不會造成心腦腎功能損害,獲得的益處遠遠大於高血壓病本身的危害。
5、服用降壓藥後,不定期測量血壓,而是憑感覺、症狀估計血壓情況。
因為個體差異,血壓的高低與症狀不一定呈比例關系。有的患者由於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已經耐受適應,故血壓很高了仍然沒有不適症狀,有的患者甚至直到發生了“腦出血”,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還有一部分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血壓升高。所以沒有症狀不能證明就沒有高血壓病,所以定期測量血壓,是發現高血壓最有效、方便的方法。另外,服了降壓藥後,也要定期測量血壓並記錄,以便了解服藥的效果和血壓變化的規律。估計個體經驗,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藥物劑量和用藥規律,也便於醫生指導下合理、聯合用藥,真正把血壓控制好。
6、過分關注血壓值,要求血壓值絕對穩定,導致精神緊張。
這是由於不了解我們正常的血壓生理變化,殊不知人體24小時血壓水平是不恆定,是隨時間變化的一條曲線,有高有低,多數人是晨高,中午低,下午略高,晚上最低,而且也受到氣候、心理、睡眠、身體因素、飲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同時段測量的血壓值是不同的。不能因為血壓值的正常波動而頻繁換藥,或加減藥物劑量;正確做法是家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相結合,來反映平常狀態的血壓數值,在醫院或診所測血壓作為一個地點、時間不同的偶測血壓值,綜合判斷血壓波動的情況,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調整藥物或劑量。
概 述 我的母親患有高血壓病,每天靠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片來維持,她差不多是50歲開始用藥的,而我三
腦卒中預防的常見誤區 雖然腦卒中存在著“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