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性頸動脈狹窄可導致10%-15%的卒中發生,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可降低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卒中發生風險,頸動脈支架(CAS)是另一種可選擇的方法,既往研究顯示支架治療可能會導致手術相關的卒中風險增加,但心肌梗死、顱神經麻痺以及原位血腫發生風險較低。
然而,支架治療對患者的長期療效並不清楚。為此,來自英國的Brown教授等進行了一項名為國際頸動脈支架試驗(ICSS)的研究,旨在明確支架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兩種治療方法的長期療效。該研究結果表明,支架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患者其5年長期功能預後無顯著差異,頸動脈支架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於近期的LancetNeurology雜志。
該研究納入了來自全球范圍內50家研究中心中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接受支架治療組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組。主要終點為隨訪結束時出現任何致殘性卒中或死亡事件。接受分析的患者為治療結束31天內仍在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采用mRS量表評估患者功能情況。
共1713例患者隨機分配接受支架治療(855例)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858例),平均隨訪4.2年。3例患者隨後退出了研究,因此分析人群總人數為1710例。支架治療組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組患者間,致殘性卒中或死亡發生率以及5年風險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
與內膜切除術治療患者相比,支架治療組患者中出現卒中的頻率增加,但主要為非致殘性卒中。兩個治療組患者在隨訪1年、5年以及隨訪結束時mRS評分的分布情況無顯著統計學差異。
該研究表明,對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的長期功能預後無顯著差異,死亡或致殘性卒中的發生風險也沒有差異。盡管支架治療可能導致非致殘性小卒中發生風險增加,但需要權衡內膜切除術導致的心肌梗死、顱神經麻痺以及原位血腫發生率增高的風險。
因此,盡管兩種治療方法對患者長期預後的影響類似;但在選擇治療方法時,還需考慮到不同操作方法的風險,並且結合患者其他方面的特征進行綜合考慮。
概 述 高血壓在中醫上屬於眩暈、頭痛、肝陽等范疇,它主要包括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高血壓
概 述 三年前我的身體特別的不舒服,特別是心髒那裡,走幾步路就會感覺通通跳動的厲害,而且跳動的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