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60例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44~76歲,平均63.5歲。顱腦CT顯示出血量50~140ml,平均79.85ml,其中>100ml18例,1例小腦半球腦出血20ml。出血部位:右側基底節區25例,左側基底節區31例,小腦半球1例,左頂枕3例。血腫破入一側腦室8例,破入雙側腦室20例。臨床表現:60例中伴意識障礙50例(83.3%),其中淺昏迷20例,中、深度昏迷23例;一側瞳孔散大32例,雙側瞳孔散大3例;偏癱56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12分11例,8~11分12例,<8分37例。有明顯高血壓病史45例。
1.2治療方法:60例患者均在發病7小時內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最早發病後2小時手術治療。對瞳孔散大、腦疝形成患者行去骨瓣減壓術35例,其余患者行颞肌下減壓術。
2結果
60例患者經超早期開顱血腫清除術,除1例出血量大、術後6小時死亡外,其余患者手術後瞳孔恢復,腦疝解除,當日清醒18例,意識朦胧6例,淺昏迷30例,深昏迷5例。60例患者手術後1個月功能恢復〔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LD〔1〕)分級:Ⅰ級為恢復日常生活自理;Ⅱ級為部分恢復生活自理;Ⅲ級為需人幫助,扶拐可走;Ⅳ級為臥床,但保持意識;Ⅴ級為植物生存狀態〕至Ⅰ~Ⅱ級10例,Ⅲ~Ⅳ級33例,Ⅴ級7例。死亡10例(16.7%),其中術後6小時腦疝死亡1例,二次腦出血和腦水腫死亡3例,並發症死亡6例。
3討論
高血壓腦卒中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病死率高,預後差,治療效果不良。高血壓腦出血治療的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減少殘疾,提高生存質量。輕型腦出血經內科保守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重型腦出血患者出血量大,來勢凶猛,顱內壓進行性增高,短期內腦疝形成,外科手術清除血腫是挽救患者的唯一方法。外科手術治療的關鍵是:適當的手術時機,合適的手術方法及手術後並發症的防治。
3.1手術時機:以往人們認為腦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危重,手術危險性大,有再出血的危險,手術應在24小時後進行。近年來研究表明,腦出血發病20~30分鐘顱內血腫形成,一般3小時內血腫周圍水腫尚未形成,6~7小時後出現水腫,緊靠血腫的腦組織壞死,出現不可逆損害,12小時達到中度水腫(水腫/血腫=212.2%),24小時達重度水腫(水腫/血腫=305.0%)〔1,2〕,隨著研究的深入,大多數學者主張早期或超早期手術,清除血腫,解除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打破出血後血細胞分解、腦組織水腫等一系列繼發性改變所致的惡性循環,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本組60例重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超早期手術病死率為16.7%,與延期手術治療重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相比,術後昏迷時間縮短,並發症減少,病死率下降,預後恢復良好。本組7例腦出血3小時內手術者均存活,其中1例術後功能恢復達Ⅰ級。
3.2手術方式:外科手術治療方式分開顱血腫清除術和穿刺吸除血腫兩種。隨著CT、立體定向技術的發展,穿刺吸除血腫由於創傷小、操作簡便,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3〕,但穿刺吸除血腫不能有效止血,只有確定無活動性出血時方可進行,早期數小時液態出血只占出血量的1/5,其余均形成血凝塊,單純穿刺吸除術不能有效清除血腫,利用超聲外科吸引器(CUSA)、阿基米德鑽、旋轉絞絲等將血腫破碎後吸除,同時增加了再出血的機會。王忠誠建議對大量出血,不能一次抽淨血腫,尤其是小腦出血者應慎用〔1,4〕。本組有2例行穿刺吸除血腫術後血腫量擴大,急行開顱血腫清除術。30例手術時清除血腫量較CT報告量增加,提示早期有活動性出血,穿刺吸除血腫應慎用。開顱血腫清除術手術方法較成熟,盡管需要全麻、創傷大,但可以在直視下清除血腫,嚴密止血,止血效果滿意,早期徹底清除血腫,解除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有利於腦組織功能的恢復,尤其是出血量大、中線移位明顯、腦疝形成患者及小腦出血患者,能夠迅速減壓,挽救患者的生命。出血量是決定手術治療方法的因素之一,日本研究報道血腫量在30~80ml手術病死率為17%~27%,超過80ml手術病死率為44%〔5〕。陳錦峰等認為重型腦出血手術治療優於穿刺碎吸術〔6〕。另據報道重型腦出血病死率高達50%以上,超早期手術病死率下降15%左右〔1〕。本組腦出血100ml以上18例,腦疝形成35例,腦疝患者術中去骨瓣減壓,除1例瞳孔未恢復,其余腦疝解除,病死率為16.7%。故對於重型腦出血,尤其是腦疝形成或有血腫量擴大趨勢者,宜早期行開顱血腫清除術。
總而言之,通過專家講了一系列有關,腦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以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加強這種疾病的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治療期間心態要好,按時吃藥,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