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手術治療 >> 心髒性猝死幸存率僅1% 每年50多萬人死亡

心髒性猝死幸存率僅1% 每年50多萬人死亡

  中秋節前夕,本報“健康大講堂”走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聚焦心血管健康話題。主講嘉賓王景峰教授指出,曾經發生過心髒性猝死的患者再次發病率高達75%。而曾患有心衰、遺傳、冠心病、心肌病,出現心肌缺血的早搏,或者心功能不全,都是心髒性猝死的潛在受害者。

  植入起搏器可減少六成發病風險

  治療心髒性猝死,目前有三種解決方案,即治療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服用藥物和植入起搏器。

  “冠心病患者是心髒性猝死最主要的人群,”王景峰提醒,有冠心病的人別存僥幸心理,要認真進行檢查,由醫生評估發生心髒性猝死的幾率有多少。對先心病、慢性風濕性瓣膜病盡早行介入或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可采取支架或者搭橋手術,對緩慢心律失常者植入心髒起搏器,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接受射頻消融術。此外,藥物對心髒性猝死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高達60%的患者靠藥物預防心髒性猝死減少死亡率,但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前,對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起搏器(ICD治療)是預防心髒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在病人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在其胸部切口,將最重不過70克的起搏器放在左上胸的皮下。手術能在一小時內完成,術後病人可以下床活動,七天拆線出院。起搏器在人體內24小時“監管”心髒,一旦出現心律失常就會起搏。

  “一台心髒起搏器價值8萬~9萬元,進口產品需要20萬元,可以使用5~7年。許多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覺得價格貴,不願意安裝。”王景峰表示,其實,隨著醫保政策的完善,如今安裝心髒起搏器可報銷60%~70%的費用,個人負擔大為減輕。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要注意不能做磁共振,打電話等日常行為則不會有影響。近幾年,國外醫學界開始使用埋植在皮下、不經過心髒的新一代心髒起搏器,性能更為優越。目前國家藥監局正在對此進行審批,估計要經過兩三年才能在國內投入使用。

  心髒疾病並非都表現為痛

  冠心病要從中青年開始預防。但作為職場和家庭的“頂梁柱”,中青年往往無暇顧及健康,對心髒亮起的警示燈不明所以。心髒疾病並非都表現為心痛。陳筱潮教授指出,疼痛、心慌甚至上樓氣喘,提示著不同的病變。

  冠心病中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心絞痛像是東西壓在心髒上透不過氣來,也許是背後或者肩膀痛。”陳筱潮解釋說,心絞痛一般持續1~2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刺痛1秒鐘或者幾秒鐘並不算真正的心絞痛。

  第二類是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心慌、心跳漏跳一拍,或者心髒偷跳的感覺。惡性心律失常會造成心髒性猝死。患者要對早期的心律失常提高警惕,要在單個早搏出現的情況下查清楚。

  第三類是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沒有心慌的症狀,患者往往上樓梯時上氣不接下氣,上斜坡時氣促。”陳筱潮提醒,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警惕,及早就醫。

  可疑胸悶不能只做心電圖

  經常有職場人士覺得心髒不舒服,但做心電圖又查不出問題,便以為自己的症狀是壓力導致的“心病”,無須擔憂。陳筱潮教授指出,實際上,單做心電圖不足以排除所有風險。

  30多歲的男士如感到心慌、心痛,需要做抽血,檢測血脂、血糖、尿酸高不高;做心電圖,看心髒有沒有什麼問題。陳筱潮說:“這兩項常規檢查,半個小時之內完成,能把70%~80%的心血管疾病進行初步的篩查。”

  他指出,上述檢查如有可疑情況,例如常感到胸悶,則需做運動負荷心電圖(即“活動平板”),邊跑步邊測心電圖,了解運動狀態下心髒的負荷狀況,監測是否有心律失常。如果仍有疑問,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做心髒超聲波檢查,了解心髒結構與功能,對於高度懷疑者還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老人控血壓應適度放松

  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當屬高血壓,相當多的心源性猝死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劉品明教授指出,高血壓患者要讀懂診斷書,了解自己離心血管死亡有多遠。例如,診斷書上的“高血壓分級”是指十年之內發生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小於1%是低危,中危是1%~5%之間,高危超過了5%,極高危是有明確的冠心病,或者是高血壓伴有很多危險因素。

  中年患者多屬於“高血壓中危”人群。“通常四五十歲的抽煙男性比同齡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要高,”劉品明指出,因為女性的例假可降低冠心病患病風險,是一個保護因素。

  在控血壓方面,並非血壓越低越好,老年人的控壓目標要比中年人適度放松。“一般病友的血壓都要求控制在140/90以下,老年人血壓降到150是比較合適的。”劉品明說,如果是80歲以下又比較健康的老年人,即使沒有心血管症狀,也可以將血壓控制在140以下。如果血壓降得太低不舒服,控制到150以下也行。“很多病友患了高血壓不願意吃藥,寧願吃保健品,但市場上的保健品是沒有療效的。”

  合理膳食最高可降壓

  劉品明介紹,高血壓患者控血壓除了要按照醫囑定時服降壓藥外,還可以從生活方式入手。低鹽、低脂、低熱的飲食能降低血壓。

  “有研究顯示,合理膳食最高可降低8~14毫米汞柱的血壓。”劉品明舉例說,例如每天吃鹽量不要超過6克,也就是剛裝滿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每人每天烹調用油不要超過25克。一周最好能安排吃兩次魚,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每天男性吃6兩米,女性4兩米即可,蔬菜400克、水果200克,一周安排兩到三次粗糧,如小米、玉米面、紅薯。

  劉品明同時也指出,少量地喝酒對心血管系統也有好處。劉教授建議,“喝酒一定要適量,白酒不超過2兩,1兩最好。葡萄酒控制在200毫升以內,啤酒不能超過300毫升。”

  

熱門文章
極低密度脂蛋白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

   無論是血液運輸到肝細胞的脂肪酸,或是糖代謝轉變而形成的脂肪酸,在肝細胞中均可合成甘油三酯。在肝細胞內,甘

高血脂用什麼藥

概 述 在當今這個物質非常豐富的時代,人們的飲食構成是越來越豐富了,大魚大肉已經是人們餐桌上的“常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