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藥的種類更多。一項臨床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全球有1/7老年人不是死於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應報告占19.9%。我們在臨床上發現,很多老人因為用錯藥出現了新的健康問題。
其中以下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1.代謝減慢,應注意觀察副作用。藥物大多需要通過胃腸道吸收,經過肝髒代謝和腎髒排洩。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樣劑量的藥物,老人對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減少,代謝時間延長,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因此經常服藥的老人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等指標。
2.服藥種類多,要當心相互作用。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藥的種類更多。一項臨床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
很多老人將需服的藥物一起吃,可能出現藥物相互作用。建議老人看病時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盡量避免處方中有相互影響的藥。用藥前也可咨詢藥師。服藥種類較多時,最好不要再同時服用保健品,以免增大相互作用的風險。
3.記性變差,列好清單可防漏服。老人的記憶力下降,服藥種類多,很容易漏服,影響治療效果。漏服降壓藥、降糖藥後,不僅血壓、血糖會升高,還可能促進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建議家人幫助老人給需要服用的藥物建立一個“檔案”,列出一段時間內需要服藥的時間、種類、注意事項等,必要時通過設鬧鐘、將藥物分裝在小藥盒的方法記住服藥。萬一漏服藥物,應計算錯過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如果漏服的時間處於兩次用藥時間一半內,可按原劑量補服,否則不必補服,後續正常服用即可。但如果服用的是降壓藥、降糖藥等慢性病藥物,建議咨詢醫生。
4.長期吃藥,注意定期復查,必要時調整用藥。很多老人認為自己“遵醫囑”了,一直堅持吃藥,但由於沒有定期復查,不僅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好,還可能傷害其他器官。
例如服他汀類降脂藥,需定期監測肝腎等功能;長期服降壓藥後效果不好,不僅會損傷心腦腎等靶器官,還可能出現其他並發症。如果發現用藥效果不好時,應當及時咨詢醫生,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
5.一些藥物對老人的傷害更大,應盡量避開。例如安定等安眠藥可能引起“宿醉”症狀,即意識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穩,像喝醉酒一樣。老人服安定後容易發生跌倒,引起骨折等不良後果;很多復方感冒藥含抗過敏成分撲爾敏,能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狀,但前列腺增生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藥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難;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藥,但胃腸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髒疾病的老人應慎用。
最後要提醒的是,老人服藥期間應注意觀察症狀,如果服藥後症狀不見好轉甚至加重,或者出現其他明顯異常,應及時停藥就診。